■更年期綜合症認識的飛躍
從認識更年期症狀到證實更年期綜合症(也稱更年期相關疾病)的存在,是一個曆史進步的過程。
更年期是婦女一生中必經的階段,它是指婦女從有生育能力過渡到無生育能力的過程,包括絕經前期、絕經期、絕經後期,統稱也叫圍絕經期。更年期期間,由于婦女卵巢功能的衰退、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可引起身體和心理的一系列變化,如潮熱、出汗、煩躁、睡眠不好、關節疼痛及性欲下降等症,嚴重者還可引發心血管疾病、萎縮性尿道炎、陰道炎、骨質疏松、骨折、肥胖症及老年性癡呆等病。進入更年期後,短期症狀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對身體造成長期影響和損壞。更年期發生的時間一般是45歲到50歲之間。近年來,有許多卵巢功能早衰的婦女的更年期可提前至35歲至40歲。
常聽到有人議論:什麼,更年期也算病?過去的女人們都是怎麼過來的?
其實,人們走出這個認識的誤區也還是近30年來的事情。據介紹,27年前國外的同行們率先建立了一個“絕經學會”,對更年期相關疾病的研究給予了非常的重視。2000年11月,中華醫學會婦産科分會成立了絕經學組,這标志着我國也開始對更年期相關疾病開展了深入的研究。據悉,這一研究現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要攻破的重大課題之一。
對更年期出現症狀的患者進行治療也是從國外開始的。六七十年代,美國醫學專家針對更年期婦女激素水平下降的症狀,首先運用激素療法治療更年期症狀嚴重的患者,并打出“永葆青春不是夢”的口号,一時間激素成了治療更年期疾病惟一有效的靈藥。但臨床實踐很快發現,這些服用了激素的婦女,雖然暫時恢複以往的生機和活力,但絨膜癌、子宮内膜癌的發生率比未用激素的婦女高出了4至6倍。
在我國,更年期症狀嚴重者主要也是采用激素治療,同時還配合有中藥和保健藥品。但那些進口激素的服用劑量大小是根據外國人的代謝水平而定的,适合于國人嗎?不得而知,用得對皆大歡喜,否則就有可能引發别的嚴重疾病。
■絕經疾病個體化用藥
婦産醫院更年期門診的阮燕祥博士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10位有不同症狀的更年期婦女,同時口服同一最小劑量的激素,24小時後監測血藥濃度,結果服藥者之間的藥效竟相差10倍。這說明同一種治療方法,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沒用,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就是靈藥。所以,更年期治療非常重要的就是針對個體情況,分别診治。
■更年期更需關愛
河北蔚縣的阮女士今年41歲,月經不規律半年、全身無力,醫院的診斷是更年期綜合症。阮女士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來到北京婦産醫院求醫,醫生告訴阮女士,她患上了絕經期抑郁症。在進行了精神方面的治療和激素替代療法後,阮女士的症狀明顯減輕。幾個月後再複查時,阮女士已經面色紅潤、精神抖擻。
另一位被更年期綜合症所困擾的病人是48歲的張女士。除有典型的更年期症狀以外,張女士每天要靠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同時還患有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骨質疏松等病。在接受了更年期相關疾病的治療後,張女士的血脂化驗正常,陰道幹澀等更年期症狀改善,食欲和睡眠也好了。
據有關專家介紹,婦女絕經後,身體的發病率比過去高出好幾倍,而且這一時期婦女由于激素水平急劇下降而引發的抑郁症和焦慮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更年期婦女更應得到家人和朋友們的關愛。
在用藥時間上,專家告訴大家:如果單純想改善症狀,隻進行3到5年用藥治療即可。如為預防心血管病、骨質疏松、老年性癡呆和泌尿及生殖系統感染等疾病的發生,則要在醫生指導下終身服藥調整。
■建立診治質量保證體系
有關專家認為,多層次、個體化的激素替代治療是更年期相關疾病治療的趨向。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濫用激素将引發肥胖、癌症等疾病,盲目用藥、看别人吃有用,自己也吃,後果将不堪設想。所以,問題的關鍵是運用激素的劑量和治療方法,要因人而異、量體裁衣。
對于更年期相關疾病的治療,首要的是建立一整套該病的診治質量保證體系,持之以恒地做。據了解,質量保證體系應包括診治流程、用藥步驟、标準、追蹤等環節,以使病人可得到明确、及時、系統和有針對性的診斷治療。(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