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遇見·桃花源》兒童劇遊現場,身着漢服的孩子和工作人員一起跳躍合影。新京報記者 楊柳 攝
近期,因為一條疫情流調消息,某家庭桌遊劇本館被指涉嫌學科培訓,從而讓兒童劇本殺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據新京報報道,兒童劇本殺正處藍海,在教育與娛樂的夾縫中生存。而在兒童劇本殺的背後,也伴随不少好奇和疑問:其究竟是教培機構消失後提升孩子綜合能力的另一個訓練場,還是填補兒童教育空白期,為孩子提供娛樂體驗的另一種形式?在教育和娛樂之間,在“卷”和“躺”之間,兒童劇本殺能否承托我們想象中的快樂教育?
解答這些疑問,關系到兒童劇本殺這一“新業态”的健康發展。而這首先就需要有“兒童中心”視角,即給孩子自己喜歡的劇本殺活動,而不是以“成人視角”,摻雜過多的成人功利訴求。
兒童劇本殺的定位,既不是“玩”,也不是“學”或“玩中學”,而是讓孩子“學會玩”。這是我國當前的兒童青少年教育中,最缺的内容之一。要通過讓孩子“學會玩”,促進孩子自主發展,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激發創新創意。
當前對兒童劇本殺的定位,首先是娛樂。這也是我國監管部門對兒童劇本殺的定位。
今年6月27日,文化和旅遊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将線下劇本殺和密室逃脫作為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新業态統一納入監管。
而在今年9月,北京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中,明确經營者應根據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對劇本娛樂活動内容和場景進行未成年人适齡等審查,并設置适齡提示,标明适齡範圍。實際上,這也是當前部分兒童劇本殺經營者的經營思路。
2022年10月30日,兒童劇遊中的孩子們找齊所有地圖碎片并拼出地圖。新京報記者 楊柳 攝
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将兒童劇本殺定位為“玩中學”,即雖然是娛樂活動,但更強調其教育意義。孩子們通過玩劇本殺,可以培養閱讀、邏輯、表達、社交等能力。這也是不少兒童劇本殺經營者向家長宣傳的重要内容。
但實現這一定位,對兒童劇本殺的劇本制作、場景設置要求都很高,要打造“寓教于樂”的經典兒童劇本殺,需要精心設計、制作。
然而,當前仍有不少兒童劇本殺強調低投入、快回報,這就難以有高質量的劇本。所謂的“寓教于樂”,就會是在劇本中“硬植入”某些學科知識點。
這種定位,也就很容易滑向當前被社會輿論質疑的另一種端,即以兒童劇本殺為名,進行變異學科類培訓。顯然,這是要被嚴格監管的,一旦被舉報查實,将被取締。
而且,從兒童的天性出發,兒童劇本殺如果過多強調教育價值,思考每個環節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素養,如此所能起到的“教育意義”也是有限的。
但兒童劇本殺也不是讓孩子就是“玩”,如沉迷于手機遊戲一般。兒童劇本殺要真正走出一條新路子,則需要開辟一個新思路,讓孩子“學會玩”,“學會創造好玩的”。
“學會玩”就是給孩子玩的時間,讓孩子在“玩”中完善人格、拓寬視野、學會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力,給孩子自主活動的空間。
我國推進“雙減”的目的,就是把學生從學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擁有更多自主成長與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家長以及各類兒童場所必須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重視知識學習以及包辦代替思維,更不能讓違規課外培訓換裝歸來。
這就要求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多從孩子自主成長的角度,思考如何給孩子營造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們“學會玩”,在學習之外學會生活、學會相處、學會創造,甚至學會面對挫折與失敗。這也應是包括兒童劇本殺在内的兒童娛樂活動的基本經營理念。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