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志梅
(一組熱貢“六月會”圖片)
六月總是火熱的,六月的同仁縣也是火熱的。
同仁,藏語稱“熱貢”,意為夢想成真的地方,位于青海省東南部,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是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每年六月,這裡都會舉行“六月會”。
(一)熱貢“六月會”六月會,藏語稱“周卦勒柔”,是當地村民自發組織的一種融宗教、祭祀、娛神寓一體的慶典活動,已流傳1400多年,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七至二十五舉行。六月會正式參加者是所有男子和年輕未婚少女,節目形式多種多樣,氣氛熱烈而莊重,主要活動包括煨桑、請神、歌舞娛神、“上口釺”和“開山”祭神等。
在隆務河流域20多個藏族村寨中,各個村六月會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其中最精彩也略顯“血腥”的部分就是“上口釺”“插背釺”“開山”。
在獻舞活動的最後一天,每年每個家庭限定一名18-35歲的男性參與,在有些村莊,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有過上口釺的經曆,傳說有的人連續六年上口釺。
“上口釺”指法師以保護神的名義将兩根寒光閃閃的鐵釺插入自願上釺者的左右腮幫,也稱為“紮口釺”“鎖口”“插口釺”,據說可以防止病從口入,除災祛病。一般都在兩腮各插一支,意味着向保護神祭獻兩隻山羊;也有插四隻釺的,那是祛病或消災者還願的行為。
對于上口釺,自願上釺者沒有遲疑和畏懼,相反在獻舞中,都争先恐後地請求法師給自己插釺。當法師率領大家舞蹈至一定時間,他便回到神廟裡,向保護神叩拜、念經、作法,祈求神靈保佑,讓普普通通的鐵釺變成神釺,後由法師一一拔釺。(插背釺是不取的,要在不停地跳旋子舞的過程中,自行掉落才行。)
被穿刺的臉上或背部是不淌血的,甚至連血迹也見不到,既不感染也不留疤痕,老百姓說這是神力作用,聽着确實神奇。整個過程中,所有的插釺都是由法師完成。
在隆務寺河流域一帶,法師是最受人尊敬的,據說他們的話非常驗,能夠準确地預報出哪裡有泥石流,哪裡有瘟疫等。在村民心目中,他們就是神靈的使者,甚至是神靈的化身!
再比如“開山”,最開始是殺羊宰牛,後來為了避免殺生,法師要用刀劃破自己的前額,以示虔誠,即使血染衣衫也在所不惜。
(二)上口釺這樣“血腥”的民俗為何仍在傳承?
最初這些習俗是對神的祭拜,但現如今仍能被沿續和傳承,大概是因為以下原因:
一是對生命的别樣領悟。
人這一生中大事無非就是生與死。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辯識生,卻很難參透死。生與死的意義從古至今困擾着古聖先賢們,佛祖思考的結果是“因果輪回”。孔子以敬鬼神而遠之的态度說“不知生,焉知死!”。
沒有一雙慧眼,如何勘得生死破!生或死實際上是人類思想領域内的終極問題。對于生死意義的辨析和解答,是一切宗教思想的靈感和起源。
我認為藏族同胞的這一習俗就是在生的時候提前感悟死的現實、痛苦。經過不斷的體驗和領悟,對死的恐懼也會慢慢弱化,從而更加珍惜生命,在活着的每一天裡也不再擔心何時死,而是去顧慮如何生。以虔誠的心面對生死,死便是生的開始。
因此,都說在所有的民族中,藏族是最看淡生死的,此刻,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識。另外,“插口釺”也是對防止“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等大智慧的直白解讀!
二是對信仰的虔誠。
信仰是指人們心中最崇高最神聖的不可侵犯的地方,那裡長滿青青的小草,有咕咚的清泉,綻放着美麗的花朵,還有小蜜蜂和花蝴蝶,那裡生長着我們的靈魂,那裡是我們不可侵犯的淨土。信仰如同浩渺星空中的北極星,衆星圍繞,是我們生命的方向,不論我們如何狼狽不堪,它總能将我們的心靈淨化。
藏族繁衍生息于雪域高原,有着悠久的曆史與厚重的文化,他們不僅有自己的信仰,還特别虔誠。因為有這樣的信仰,他們便不去質疑,不去恐懼,因為有了信仰這座燈塔,他們也不會迷失方向,即使是漆黑的夜裡,也能自如前行。
這信仰不是迷信,而是一種非凡的精神境界!
三是對父輩們精神的傳承。
當我向一位虔誠的藏族朋友問起:“現在都什麼時代了,為何還要延續以前的這些習俗,你們不怕疼嗎?”問完之後也覺得自己問得很可笑,但我确實好奇,而他隻是坦然一笑,接着又說:“有什麼好怕的,我們的父輩們都是這樣過來的。體會肉體上的疼痛或許對參透生死是有幫助的……”當時我沉默了,因為我覺得遠遠還沒達到和他去探讨生死的境界,但我好像也略有所悟:有些看似血腥和久遠的習俗并不是落後的代名詞,而是一種信仰和精神傳承!
因為他們的父輩們都是這樣的,所以他們也堅信自己能做得很好,讓自己的子孫也繼續傳承。
這些習俗是他們的父輩們向後代訴說的一種對生命的體驗。傳承這些習俗,更确切地說是在傳承父輩們的精神!
……
藏傳佛教有“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松贊幹布說這“六字真言”能破除六種煩惱,生出慈悲,這分明是大智慧。而我淺顯的理解就是“蓮花開了”。
無論是“六字真言”,還是“奇特民俗”,神秘的藏文化對我有太強的吸引力,這可能是我要用一生去追索的謎。
寫到這裡,我的眼前閃現出藏族同胞無拘無束、真誠熱情的笑容,耳畔掠過缥缈悠遠的“呀啦索”,我仿佛是馳騁在草原的一匹野馬,和草原的風一樣自由自在,不懼生死。
【作者簡介】常志梅,甘肅臨夏人,喜歡音樂、文學。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若要你做這樣的林黛玉,你願意麼?
馮唐和李廣給我們的警示:為人處世氣量要大,格局要好,定位要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