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後已經到了被逼婚的年齡,身邊好多九零後都已經結婚了,身邊那些未婚的大多是因為沒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覺得對方不夠文雅,沒有來電的感覺,有的甚至因為對方臉上有顆痣就不答應了,這都是因為心裡有一個執念,要想擺脫單身,放下自己的執念吧。
你是否還在單身?是否總也遇不到你合适的人?也許不是别人的問題,是你,太偏執了。
相親群裡,經常有一大堆男女在爆相親遇到的所謂奇葩事,細細聽來,無非是對方的某一個行為或者某一句話在他們眼裡覺得很奇怪,先不論說者是否有意誇大事實,就說那些所謂的事實無非也隻是不符合說者的價值觀,放在整個社會看,也算是合理存在了。所謂的讨論最後就變成了發洩,在一浪高過一浪中,最後變成了一場場尖酸刻薄的讨伐戰。
這樣的情景在生活中真的是随處可見,而這些情景的主角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偏執。可以從以上3個案例中看出,案例中人物的偏執程度一層高過一層,大齡青年男女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偏執的特質在,而人一旦有了這些偏執,就像無軌列車一樣,駛向一條不歸路,除非某天突然覺醒主動刹車。
那什麼是偏執呢?百度這樣解釋:他們極度地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于懷;思想行為固執死闆,敏感多疑,心胸狹隘;面對重大問題,常常意氣用事,主觀武斷,我行我素。偏執型的人往往固執多疑,自以為是,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總認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沒有責任感,遇事好以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為标準,将責任推給他人,從不自我檢查,一旦遭到别人批評,立即想方設法予以還擊,傷害了别人還泰然處之,等等。
偏執的人,由于心态如此,他看問題的角度和出發點都會變形,往往也會影響親友、家人、同事之間的關系,也會影響他在事業上的發展。一個人事業的高度和家庭的和諧,到了一定高度後完全取決于他的性格的飽滿程度。
就算這些都不說,那你到底想不想娶老婆嫁男人,如果這個目标存在,你的那些偏執就會給你斷了無數種可能的路,你隻會重複過往不成功的經驗,從而繼續得到不成功的結果;你會用你的标準來要求對方,從而不能接受和你不一樣的人和事;你會變得越來越固執和挑剔,從而喜歡和能接受你的人會越來越少。看,偏執或者偏執化的人格,真的對脫單這個目标沒有一點好處。
前幾個月我和許久未見的研究生室友相聚,她驚訝于我的變化,問我還記不記得七八年前曾經說過的某些話,我聽完那些話嘴巴張了老大,半天沒反應過來那些偏執的言語是我說出來的。她說是啊,你曾經的信條是林憶蓮的歌詞:我選擇絕對或者零,不要一些或者中間。
讀書那會兒,室友們可沒少跟我的那些偏執理論鬥過嘴,她淡定地說着,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為自己曾經的不成熟而蒙羞。而如今,我覺得在我身上發生什麼事情、我遇上什麼奇怪的人,都有其合理性,因為它存在。
我依然會有敏感、依然會憤怒,隻是那些點變得越來越高,輕易已經無法再去點燃我,與HI點同步提高的是我的幸福指數。所以,我想告訴各位,偏執當然可以改,就算是形成了偏執人格障礙了,也是可以改的。改變偏執的鑰匙其實就在我們自已手上。
我在給來訪者做咨詢時,往往需要用一段時間,點到他(她)這個點,而點完後,對方基本都沉默很久,然後自言自語說:我一點兒也不希望自己這樣,我怎麼變成這樣的人了?
不止如此,這樣的行為還要極度延伸,确立 我也要變得更積極主動的想法,于是我鼓勵女生在交友網絡上可以主動給男生發信,因為這樣會讓自己的幸福多一份可能性。想想這個世界對女生已經夠好了,女生隻需要輕輕說一句:Hello,相信大多數男生隻會想哎喲不錯,這個女生對我有意思而不會去想這女生怎麼群發郵件?
如果你還不能一下子就運用改變标簽的方法,那在你遇到任何一個你不同意的意見的時候,請先自己深呼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堅持自己的想法有好處嗎?多問幾遍,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傾聽和消化不同的意見,當你能包容的意見越來越多時,代表你也慢慢地放下了曾經的那些偏執,一個淡定包容的人,自然讓人交往時的舒适區越來越大,也自然會讓人更願意親近。
當然,如果你認為自己堅持了這麼多年并且堅持的越來越難的情況下,你的堅持仍然給你帶來好處的話,那你也完全可以去相信自己偏執下去。世界上也有很多不婚主義者,用他們的偏執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就。
大齡青年婚後都會為自己曾經說過的每一句狠話而後悔,不僅僅因為那些話,更因為曾經偏執的自己傻得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