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性早熟的發生外因緣于飲食不節,恣食肥甘厚味,内因緣于小兒稚陰稚陽,陰陽失衡。女性較男性多見,二者之比為5~7:1。主要病機為肝經濕熱,脾腎不足,陰不潛陽,相火妄動,病位主要在脾、肝、腎三髒。病性可虛可實。因為中藥治療是在西醫診斷明确的前提下再通過中醫的辨證去用藥治療,所以中藥治療總體來說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性早熟的發生其根本在于陰陽失衡,故臨床治療重在辨明虛實,調整陰陽,瀉其太過,補其不足。一般實證多表現為肝經濕熱,治宜瀉火利濕。虛證則多表現為相火妄動,治宜滋陰清熱。辨證選方如下:
1、肝腎陰虛
治法:滋補肝腎,清熱瀉火。
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知母、生地、山萸肉各10g,山藥、澤瀉、白芍各6g,丹皮、黃柏各3g。白帶多加椿根皮、芡實;陰道流血加早蓮草、仙鶴草。
2、肝經濕熱
治法:清熱利濕,舒肝洩火。
方藥:加味逍遙丸加減。柴胡、澤瀉、郁金各10g,黃芩、山栀、赤芍、丹皮各6g,龍膽草3g。白帶量多腥臭加黃柏、椿根皮;面紅煩躁加生地、知母;便幹溲赤加熟軍、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