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中國兒童性早熟呈現逐年遞增的态勢。據近兩年的門診量統計,大約比10年前增加了三四倍。調查顯示,中國兒童性早熟率約為1%,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約為3%,相比較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前。研究發現,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上升與諸多因素有關,其中和物質生活水平提高與密切的聯系。
生活水平提高和性早熟息息相關
性早熟的一個原因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長發育加速,兒童及青少年普遍比上一代人身材高大,性發育及性成熟提前了。按過去正常的青春期發育,乳房12到13歲開始發育,月經初潮大多15到16歲出現,而目前這一代女孩9到10歲左右乳房發育,11到13歲月經初潮。男孩11周歲開始發育,之後的兩年進入快速生長期。
而90%的兒童則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影響引起性早熟。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第一個原因是,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者誤服避孕藥。近年來各種保健品及滋補品争先上市,不少家長為孩子增營養、促長高,将其作為健康投資,往往給年幼的孩子也長期服用。其實,像人參、蜂王漿、花粉、雞胚、蠶蛹、增高素等大都含有一定的性激素,甚至有促性腺激素樣物質。
近年來,國内外已有大量的學者報道,由于洗滌劑、農藥及塑料業制造廠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及其分解物質,自然界産生了一系列的環境類激素污染物。此外,有機氯農藥目前已很少使用,但過去大量釋放于農田,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含量仍然較高,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中降解到一定程度後,均被發現具有雌激素樣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