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臨床和預後,将子宮内膜癌分為兩型:ⅰ和ⅱ型。ⅰ型占80%,多發生于絕經前和絕經後,是雌激素依賴性的,細胞分泌較好,組織形态内膜樣,常由内膜增生進展而來,預後較好。ⅱ型占20%,主要發生于絕經後,非雌激素依賴性的,通常不是由子宮内膜增生改變而來,預後差。
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長期持續刺激,且缺少孕酮拮抗是ⅰ型子宮内膜癌發病的重要因素。雌激素分泌異常緻癌 的可能因素有以下三類。
一、體内性腺分泌雌激素較長期無排卵,導緻雌激素較長時間持續刺激,缺少孕酮對抗,使子宮内膜癌病理性增加。常見情況有4種:
1,月經初潮早。
2,無排卵或少排卵的未婚、不孕或少孕婦女。
3,具有一定雌激素分泌、慢性無排卵的多囊卵巢綜合征 (pcos)患者。在年輕的子宮内膜癌患者中,pcos占25%。
4,患有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
二、體内性腺外雌激素分泌增加按體重指數(bmi)分級,超重是指bmi為25~29.9千克/米2,肥胖是指bmi≥30千克/米2。據多篇報道,不同程度的超重及肥胖均可使子宮内膜癌危險度增加2~10倍,這主要與肥胖引起激素分泌改變有關。
① 皮下脂肪過多,導緻血清雌激素(尤其是雌酮)增高,是緻子宮内膜癌的高危因素;②高血壓 、肥胖、糖尿病三聯症常表現為糖脂代謝異常,從而導緻垂體功能内分泌紊亂的無排卵狀态,而單一雌激素易使子宮内膜處于增生态以緻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