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腳氣的偏方
有的人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學上的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氣則是由真菌(又稱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緻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别使用以免傳染他人。足癬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傳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症。
中醫稱腳氣為腳弱。《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風毒腳氣方》:然此病發,初得先從腳起,因即胫腫,時人号為腳氣。深師雲:腳弱者,即其義也。
醫學上通常将腳氣分為三型:
1.糜爛型: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疱,幹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疱型:好發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于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幹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皲裂。本型無水疱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