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魚養殖技術?“太陽‘落土’了,院壩不曬了,大家都圍坐過來吧”10月23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桐樓鄉桐木村桃子垭苗寨的一個院壩,鄉黨委書記張倩招呼着村民圍坐一圈,一場别開生面的“苗寨龍門陣”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拉開了序幕,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三峽大魚養殖技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峽大魚養殖技術
“太陽‘落土’了,院壩不曬了,大家都圍坐過來吧。”10月23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桐樓鄉桐木村桃子垭苗寨的一個院壩,鄉黨委書記張倩招呼着村民圍坐一圈,一場别開生面的“苗寨龍門陣”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拉開了序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振興’。”張倩的開場白簡單明了,“這個院壩會,主要就是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鄉裡的産業發展、說一說未來如何發展得更好,聽聽大家的意見。”
“我們的淡水魚不錯,不過搞得沒有旁邊的普子村好。”“還有生态米,就是種的人少。”“絲瓜絡産業可以,大的絲瓜能有一米半。”……夜色漸濃,大家熱烈讨論,院壩裡頓時熱鬧了起來。
養好一條魚
爛泥溝成“聚寶盆”
“桐樓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我們不僅有其名,還要有其‘實’。”張倩介紹,在桐樓鄉,用山泉水養出的魚,魚身瘦長,脂肪少,肉質緊實,市場供不應求。
“普子村的魚養得好,過年還家家戶戶分魚。年年有魚,寓意好。”談起淡水魚養殖,年過七旬的村民趙壽邦接過話茬說,“普子村養的魚還是我們村趙緒權做的指導,沒理由我們自己不搞好。”
桐木村六組村民趙緒權于2012年返鄉創業,運用當地豐富的山泉水資源,在爛泥溝裡建魚塘,探索黃臘丁、草魚、鯉魚、紅鲫等品種的養殖。
靠着過硬的養殖技術,趙緒權用山泉水養出的魚供不應求,爛泥溝變成了“聚寶盆”。趙緒權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淡水魚養殖土專家,很多養殖大戶、合作社都與他合作養殖。
普子村集體經濟組織改造了廢棄的山坪塘,在趙緒權的技術指導下,成功地養殖了草魚、鯉魚等魚類,不僅村集體實現了收益,還通過“分魚”的方式,讓大家共享發展成果。
同時,趙緒權還學習了魚苗孵化技術,為當地村民養殖淡水魚提供了優質的種質資源,降低了養殖成本。
“我們這裡水源好,魚塘多,很适合養殖淡水魚;我們還有養殖能手,有成功經驗,這都為養好一條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張倩說,包括桐木村在内,全鄉有不少村民參與淡水魚養殖,效果不錯。“我們要繼續把這個産業做大,有意願的盡快和村上、鄉上對接,真正把‘魚米之鄉’的品牌做得更響、擦得更亮。”
做優一粒米
閑置地長出生态米
“‘魚米之鄉’,不僅有魚,而且有米。米還是生态米。”說起米,村民趙昌瓊一聲歎息,“外出做活路的人多了,好多水田都長滿了雜草,成了荒坡坡。”
“隻要方法對,閑置地也能變良田。今年細沙村就有一個成功的例子。”張倩所說的桐樓鄉細沙村,距彭水縣城100多公裡,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外出務工,導緻許多田地成為閑置地。
2021年,當地政府對細沙村200多畝閑置地進行整治,通過“坡改梯、小改大、短并長”的方式,高标準整治農田,完善田間道路和産業路建設,讓農田更适宜耕作。
今年,細沙村集體經濟公司通過集中流轉土地的方式,将200多畝閑置地打造成了優質水稻種植基地。
“整田、施肥、收割都能用機器,減少了勞力成本,提高了生産效率。”應邀來到桐木村參加“苗寨龍門陣”的細沙村黨支部書記張坤告訴大家,在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帶動下,很多種植大戶看到了發展優質生态米的效益,都積極參與進來。
“我們不僅要讓閑置地變成良田,還要讓大家在産業發展過程中實現增收緻富。”張坤說,細沙村還配套了優質大米加工廠房,通過把加工廠搬到基地的方式,增加了産品的附加值。“同樣的水稻種植,通過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生态米銷售,實現村民收益的最大化。”
“桐木村的水田多,大家一定要積極主動參與進來,這樣才能像細沙村一樣把生态米産業發展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真正實現共同緻富。”張倩表示。
種好一根瓜
規模化發展增收緻富
“說了魚和米,我們再來說說絲瓜絡。”張倩介紹,桐樓鄉規模化種植絲瓜已經3年了,品種不錯,技術成熟,最大的絲瓜能長到1.5米長。
張倩說的絲瓜,并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于食用的絲瓜,而是一種抗病毒能力強、産量高、個頭大的天蘿一号絲瓜。成熟的絲瓜經過浸泡、曬幹成絲瓜絡,可廣泛用于制作床墊、鞋墊、坐墊、保健枕、化妝品以及廚衛洗滌用品等,市場前景廣闊。
2019年,桐樓鄉以“公司 村集體 農戶”的模式,引進絲瓜種植産業,通過幾年的探索,種植技術日趨成熟。
“細沙村集體經濟組織規模化流轉土地,種植了200畝絲瓜,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20多萬元。”張坤的經驗介紹,讓桐木村不少村民對發展絲瓜産業躍躍欲試。
“這個産業好,我明年也準備種幾畝。”71歲的桐木村村民張世成此前在絲瓜種植基地務工,從年初的翻地、提箱、栽種,到夏季的除草、剪枝、疏花疏果,秋季的采摘,他都全程參與,一年下來務工收入兩萬多元,“種植的方法基本都搞懂了,何況村裡還有技術人員指導,種絲瓜不得虧。”
“在絲瓜種植上,我們試驗和對比了好幾個品種,選擇了最合适我們桐樓的品種,我們還有過硬的技術,大家放放心心地參與,争取把絲瓜絡産業規模做大。”張倩介紹,絲瓜種植面積擴大後,鄉上将建設加工廠,實現絲瓜絡的初加工,除了增加産品附加值提高大家收入外,還能為大家提供更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夜已深,院壩裡依舊燈火通明,大家各抒己見,暢想着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