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25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諸侯争霸,漢室後裔劉備,抓住機會在亂世中脫穎而出,不但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還建立了屬于自己的政權。可是他去世之後,其繼承人劉禅卻因為寵信宦官,外加怯懦無能,淪為了亡國之君,并留下了“樂不思蜀”的笑談。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劉備并非隻有劉禅一個兒子,他還有一個養子劉封,另外兩個親生兒子劉永、劉理,那麼他為什麼不傳位給其他兒子,偏偏選擇劉禅呢?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劉備年邁昏庸,選擇錯誤,最終誤了蜀漢。甚至還有人提出,如果劉備不聽信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因此除之”之言,另立劉封為太子,蜀漢或許不滅亡。其實不然,先不說劉封僅是劉備養子,在劉備有親兒子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繼承劉備基業的可能性,就算勉強被扶上皇位,也不能服衆,就算他能服衆又如何呢?《三國志》中隻稱贊他“有武藝,氣力過人”,卻沒說他有威望,也沒說他有政治才能。試想,在小小的上庸,連一個孟達都搞不定的人,真的繼承了蜀漢,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分析到此處,我們不難得知,無論如何,劉備都不可能選擇劉封作接班人了。那麼他的另外兩個親生兒子,又為什麼不被考慮呢?對于劉備甯願立世人心目中,暗弱的劉禅為太子,也不考慮立外兩個兒子,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其他二人年齡較小,不足以擔起大任
劉禅是劉備的長子,生于公元207年,他降生的時候,劉備已經四十六歲,算是劉備老來得子。到了公元223年劉備去世的時候,他才16歲,很難挑起蜀漢的重擔。這個時候,劉永和劉理年齡更小,尤其是劉理,很可能生于公元215年左右,還是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就算劉備有心另立繼承人,他們能夠擔起這一重任嗎?答案是否定的。
二、廢長立幼容易出現内亂
就算劉永、劉理其中之一是神童,或者劉備為他們提前找好托孤大臣,勉強讓他們之中的一人擔起大任,蜀漢的臣子會同意嗎?小編認為不會的,因為在同一時代,先是袁紹喜愛幼子袁尚,導緻長子袁譚與袁尚争鬥多年,最終讓曹操漁翁得利;後是劉表,聽信蔡夫人等人讒言,廢長子劉琦,立次子劉琮(cóng),結果劉表生前生劉琦和劉琮争鬥不斷,去世之後荊州就被劉琮拱手讓給了曹操。也就是說袁紹勢力與劉表勢力的覆滅,皆與廢長立幼有關,劉備自己不想重蹈前人覆轍。
三、劉禅并不昏庸無能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劉禅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無能。現在人們看不起劉禅,一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二是因為他寵信黃皓導緻亡國,三是因為樂不思蜀。然而如果我們細讀曆史,就會發現,劉禅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諸葛亮在世之時,他提出“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放手讓諸葛亮發揮,避免了君臣之争;諸葛亮去世之後,李邈上表請求誅滅諸葛亮黨羽,他立馬将其下獄,避免了動蕩;蔣琬等人接班之後,他先是讓費祎與其相互制衡,又逐漸親政。諸葛亮去世之後,他又當了近三十年的皇帝,而且沒出什麼大錯。
在他年少的時候,諸葛亮就曾評價他“天資仁敏”,劉備也曾勉勵他,不斷提高自己,由此可見,不管是在劉備眼中,還是諸葛亮眼中,他都是一個合格的蜀漢上位者。這種情況下,劉備又怎會立另他人呢?更何況史料中對于劉理和劉永的記載,非常少,可見他們應該沒有什麼出彩之處,甚至不及劉禅,如此以來,劉備則更不會廢長立幼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備明明有三個親生兒子,一個養子,卻偏偏選擇了劉禅為繼承人,這并非因為他的私心,也不是他為立嫡立長的傳統觀念所禁锢,他之所以如此選擇,即是因為劉禅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也是為了蜀漢的政局穩定考慮。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内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