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體積混凝土?
所謂大體積混凝土,沒有一個具體量化值,過去一般理解為尺寸較大的混凝土,一般采用0.8m~1m;現代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改進為:由于水化熱可能引起開裂的混凝土,就叫大體積混凝土。 GB50496的規定 “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緻有害裂縫産生的混凝土”。日本建築學會标準規定:“結構斷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時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預計超過25℃的混凝土,稱為大體積混凝土”。
特點:結構厚實,砼量大,工程條件複雜(一般都是地下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求高,水泥水化熱較大(預計超過25度),易使結構物産生溫度變形。大體積混凝土除了最小斷面和内外溫度有一定的規定外,對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因為平面尺寸過大,約束作用所産生的溫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溫措施不當,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極限值時,則易産生裂縫。
在建築施工中常碰到大體積砼,為了解大體積砼防裂和溫度控制方面的問題,加強施工技術方面的交流,本人根據自己的認識所及,參考了一些相關書籍、文章,主要從實際出發,和大家交流一下大體積混凝土應該如何控制質量,為什麼要進行防裂和溫度控制的道理。
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
大體積混凝土内出現的裂縫按深度的不同,分為貫穿裂縫、深層裂縫及表面裂縫三種。貫穿裂縫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縫發展為深層裂縫,最終形成貫穿裂縫。它切斷了結構的斷面,可能破壞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其危害性是較嚴重的;而深層裂縫部分地切斷了結構斷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縫一般危害性較小。
但出現裂縫并不是絕對地影響結構安全,它都有一個最大允許值。處于室内正常環境的一般構件最大裂縫寬度≤0.3mm;處于露天或室内高濕度環境的構件最大裂縫寬度≤0.2mm。
對于地下或半地下結構,混凝土的裂縫主要影響其防水性能。一般當裂縫寬度在0.1~0.2mm時,雖然早期有輕微滲水,但經過一段時間後,裂縫可以自愈。如超過0.2~0.3mm,則滲漏水量将随着裂縫寬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大。所以,在地下工程中應盡量避免超過0.3mm貫穿全斷面的裂縫。如出現這種裂縫,将大大影響結構的使用,必須進行化學灌漿加固處理。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階段所産生的溫度裂縫,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溫差而産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結構的外部約束和混凝土各質點間的約束,阻止混凝土收縮變形,混凝土抗壓強度較大,但抗拉強度卻很小,所以溫度應力一旦超過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強度時,即會出現裂縫。這種裂縫的寬度在允許限值内,一般不會影響結構的強度,但卻對結構的耐久性有所影響,因此必須予以重視和加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