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一篇關于留守兒童的文章,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是留守兒童大軍中的一員。今天正好有空給大家寫寫,結合我自己小時候的情況。
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在我們老家(貴州)那邊其實留守兒童特别多,尤其是我們小的時候跟我們差不多年齡的孩子,好多都是。現在隻能說減少了,不能說沒有。
在我有記憶(三歲左右)以來,我就是在江蘇宜興這邊長大的,整天啥事都不懂就跟一幫小夥伴瘋玩。到了六歲以後,因為上學的事,我被送回老家了。那時候我哥已經被送回去兩年了,我看到他都快認不出來了,渾身髒兮兮的,還留着兩條鼻涕,牽着牛從山上回來。真的是記憶深刻啊,突然間我就意識到自己以後也會變成這個樣子。果然,沒過多久,爸媽把我們扔給爺爺奶奶他們就外出打工了。我哭着追着要跟他們一起走,換來的是他們更加快速的步伐和遠遠離去的背影。
後來我跟哥哥到學校上學了。每天走路來回各兩趟要花費四個小時的時間,小小的我每天背着一個大書包跟在哥哥屁股後面,走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那會兒的我上學經常遲到,每次都要跑着去上學,學校太遠了,時間真的不夠,跌倒是常有的事,小手又青又紫、還破皮流血。但是為了不遲到還是會爬起來繼續。
學校環境真的很差,通常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冬天的時候太冷了我們都是一人拎個小火爐去上課的,順便帶點小土豆烤着吃,感覺美美的。
一到過年的時候是我跟哥哥最開心的日子了,因為爸媽會回家,會給我們買新衣服、零食、水果。那時候的我們臉上洋溢着純真的笑容,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份美好隻會持續到正月十五,然後我們又眼睜睜看着爸媽走了。
哥哥是男孩子,我沒見他哭過,也從沒聽他說過想爸爸媽媽。我白天還好,一到晚上就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特别想哭,坐在門前院子裡哭得稀裡嘩啦的。雖然每年隻能跟他們相處大約兩周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發生的事,相處的細節我都清清楚楚記得。受委屈了,被别的小朋友欺負了也會想爸爸媽媽。
哥哥五年級、我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回來照顧我們了。因為那時候哥哥不好學、不上進,整天不是打架就是打遊戲,我爺爺奶奶管不住他,老師天天喊請家長,後來媽媽就回來了,但是爸爸還是依然在外面打工。
媽媽照顧我們兩個孩子特别辛苦,農忙的時候幹農活,空閑的時候回去打零工。我人雖小,但也會盡自己所能幫媽媽。幹農活能看到我的身影、賣菜時稱菜講價還價、平時洗衣做飯也是我,我就想幫媽媽分擔負擔,不讓媽媽再走了。
後來我跟哥哥考到城裡的初中和高中,媽媽想到一個人在家也不好,又出去打工掙錢了,畢竟我們倆一個高中一個初中學費生活費都挺大的。所以從初中到大學我一直住宿舍,放假的時候就借住在爺奶家或者二姨家。
這就是這麼多年,我的留守生活了。其實沒有哪個父母願意抛棄孩子在外打工,一切都是别無選擇,在家也可以生活。但是一年辛苦幹到頭,也隻能圖個溫飽,你要建房子、孩子上學的學費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小時候不理解父母,現在自己長大了,越來越能夠更多的理解他們的不容易了。
每次刷到了那種留守兒童的視頻,總是能夠想起自己小時候。他們有的是父母不在了,隻能跟爺奶生活;有的是爸媽離婚了,爸爸外出打工,媽媽走了;有的是三五十的小孩子帶着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生活。看着看着自己就哭了。
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父母的悲哀。最後,希望我們國家不在有留守兒童。
渴望的眼神
肩膀上的責任與擔當
學習的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