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到底怯的什麼?反正不是鄉情。
宋之問是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和同時期的沈佺期完成了五言、七言律詩的定型,是中國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新唐書》評價為“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号為‘沈宋’。”宋之問“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
宋之問是虢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人,唐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及第,時年二十。宋之問入仕之時,正是武則天當政之際。天授元年(690年)秋,武則天稱帝,改國号為周,敕召宋之問直于洛陽西入閣,宋之問跻身五品學士,為世人欽慕。
武周時期,宋之問一直是武則天身邊的近臣,所作大多為應制詩(皇帝的命題作文)。由于受宮廷詩人這一身份的局限,宋之問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随着颠簸人生,接觸社會,曆練生活,他也創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曾入選中小學教材的《渡漢江》,就是流傳至今的短制名篇:
嶺外音書斷,經冬複曆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一句“近鄉情更怯”,将遊子的内心寫到淋漓,因而成為直到現在還常常被人引用的千古名句。
對于宋之問的《渡漢江》一詩,後人一直把它當成鄉愁詩來解讀。用現代語言來翻譯就是,詩中表達的是,詩人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曆一個新春之後,終于得返鄉裡,但是,越走近故鄉心裡就越是膽怯,甚至也不敢向從家鄉那邊過來的人打聽故鄉事。
《渡漢江》一詩,隻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就将詩人“思鄉情切,近鄉情怯”的激動、不安以及畏怯的複雜心理,渲染得淋漓盡緻。那麼,作者在此表現的果真是“思鄉情切,近鄉情怯”的鄉愁嗎?如果結合這首的寫作背景,我們就會發現,詩中所表達的“情怯”其實另有奧秘。
《渡漢江》一詩是是宋之問遭貶泷州(今廣東羅定)後,實在适應不了南方氣候,這才不顧聖命,由貶所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漢水)時,洛陽越來越近了,于是有感而作的。宋之問此時的身份就是個“逃犯”,逃犯最害怕的是什麼?當然是害怕被有司發現,所以,才有了離洛陽越近,内心越害怕的糾結。
宋之問之所以遭貶,是與他的為人有着直接關聯。在唐朝詩人中,宋之問的是人品是最為人所诟病的。他的許多行為為時人所不齒:比如,為了讨好武則天的寵臣張氏兄弟,他不惜放下身架,給張易之端壺倒尿;再如,為了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據為己有,他竟然親手捂死了自己的親外甥劉殺夷……
宋之問此時遭貶,是因為他的靠山張氏兄弟已死,武則天被逼退位,太子李顯上位。李顯上位後,一改武周新法,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複舊制,武皇及張氏一黨也得到清算。宋之問就是作為張氏兄弟的黨羽被貶為泷州(今廣東羅定)參軍的。被貶泷州不久,宋之問因難以忍受嶺南蠻荒之地的生活,竟然瞞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陽。宋之問的那首《渡漢江》,就是宋之問偷逃回洛陽時所作。
逃回洛陽的宋之問,無處藏身,隻好投靠曾經的好友張仲文。張仲文深愛其才,冒險将他收留,沒想到,他卻恩将仇報,害得張仲文一家喪命九泉。
原來,宋之問逃回洛陽不久,退居上陽宮的武則天就抑郁而逝,但是,以武三思為代表的武姓殘餘勢力仍在,武氏諸人依然聲勢顯赫,這讓包括張仲之在内的一些朝中正直大臣憤恨不已。為了徹底解決武氏集團對李唐王朝的威脅,張仲之正與人密謀殺掉武三思。宋之問聽到消息後,認為這是人生翻盤的機會到了,立即派侄子前去告發,結果張仲之全家被殺。
最終,果如宋之問所料,宋之問通過告密取得了武三思信任與重用,朝廷對他擅自逃回洛陽一事非但沒有追究,反而提拔其為鴻胪主簿,後又改任考功員外郎。
武三思被剪滅後,宋之問又先後依附太平公主、韋後及安樂公主。宋之問的三心二意,讓太平公主非常嫉恨,結果又受到貶谪。宋之問被貶後,并無反思,整日遊山玩水,“窮曆剡溪山水,置酒賦詩,流布京師,人人傳諷”。半年後,唐中宗被韋後和安樂公主毒死,韋後又被李隆基帶兵所滅,唐中宗的弟弟、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
唐睿宗繼位後,這才開始清算宋之部,以其無悔過之心故,将其在貶所再次貶谪。唐睿宗在位兩年禅讓兒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李隆基上位後,直接将宋之問賜死。
(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