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勇士5年3冠的珠玉在前,聯盟其他球隊争相效仿,都欲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球隊的五小陣容。籃球的發展潮流也在悄然間發生變化,場上的位置越發模糊,節奏越來越快,傳統中鋒生存空間遭到擠壓,大個子投手越來越受歡迎,全能鋒線成了香饽饽。
很多老派球員對于如今的籃球比賽方式不以為然,認為如今的NBA缺乏對抗,太多的投籃,球風太軟了,這不該是籃球本來的樣子。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為何如今的NBA對抗強度不如以往,球員受傷的頻率卻越來越高呢?
研究之後我們會發現,在NBA最常見的傷病就是崴腳、腿筋拉傷、膝傷。劇烈運動會對足部和膝關節産生強大的沖擊力,腳在落地瞬間會有三倍于體重的力量作用于膝關節,前腳掌也會受到擠壓,足部和膝蓋都可能因為受到強大沖擊力,出現扭傷的危險。
另外,持續運動之後疲勞會導緻肌肉松弛和足弓變平,在腳落地時為保持身體平衡,分擔壓力,其他部位的肌肉會試圖支撐身體,從而産生一系列的疲勞反應,造成肌肉損傷。
雖然如今的聯盟被诟病對抗強度不夠,投籃成了主流,每支球隊都追求空間的極緻,欲在三分線外做文章,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磨陣地戰。
聽上去身體對抗沒以前那麼激烈了,但是小球陣容帶來了回合數的增加,每支球隊都想抓住轉換進攻的輕松得分機會,快攻反擊比以往更多了。無論是進攻跑動距離,還是防守跑動距離都比之前大幅增加,現在球員打35分鐘比賽的身體消耗,可能就趕上上個世紀打38分鐘的身體消耗。
換言之,現在的球員比上個時代的球員更容易體能到達極限,受傷的概率也就會随之提升!
就拿上個賽季的季後賽來說,NBA遭遇了嚴重的傷病潮,有12名球星出現傷病,其中有10名球星因傷病缺席了至少一場季後賽,刷新了NBA曆史紀錄。具體傷情如下:
歐文:右腳踝扭傷
哈登:腿筋傷勢
安東尼-戴維斯:腹股溝傷勢
詹姆斯:腳踝傷勢
傑倫-布朗:左手腕舟月韌帶撕裂
穆雷:左膝十字韌帶撕裂
米切爾:右腳踝扭傷
康利:右腿筋輕微拉傷
保羅:肩部傷勢
恩比德:右膝一小處半月闆撕裂
萊昂納德:十字韌帶部分撕裂
字母哥:左膝過度伸展
如此多的球星受傷,大大降低了季後賽的觀賞性,總冠軍的含金量也因此遭到質疑,勝者王王,變成了剩者為王。
季後賽結束後,各種如果論在社交媒體上吵得熱火朝天。諸如如果濃眉沒有受傷,太陽或許首輪就被淘汰;如果萊昂納德沒有遭遇十字韌帶扭傷,或許快船最有機會奪得總冠軍;如果歐文沒有右腳踝扭傷,或許雄鹿半決賽就被淘汰了,籃網将輕松殺到總決賽......
然而,事實是雄鹿隊最終笑到了最後,以上的這些讨論,并沒有太多現實的意義。
正因此越來越多的球隊對球星采取負荷管理,避免出戰背靠背比賽,為季後賽蓄力!如果沒有這些該死的傷病,NBA本該更加的精彩,希望傷病遠離球員,還原籃球本來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