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邵萌 見習記者 馮銳
“偉大的詩歌和音樂傳統告訴我們,詩歌與音樂是密不可分的。”“長詩《大河》既是一個民族的心靈史和精神史,同時也是向養育了我們古老民族偉大文明之河的緻敬!”
長詩《大河》作者吉狄馬加。主辦方供圖
10月5日,長詩《大河》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原中國作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吉狄馬加說。
當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音樂詩劇《大河》交響樂版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首演,近千名觀衆在現場共同感受了音樂與詩歌的相融與共鳴。作為文化和旅遊部2022—2023年度“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入選作品,演出結束後,文旅部藝術司組織召開了專家研讨會。
音樂詩劇《大河》以吉狄馬加長詩《大河》為文本,以舞台藝術為載體,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用文藝的力量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關于音樂詩劇《大河》的創作,吉狄馬加談到,“偉大的詩歌和音樂傳統告訴我們,詩歌與音樂是密不可分的,詩歌的聲音無疑是它最迷人的部分,而真正神奇的音樂其本質就是詩。”
他同時表示,曆史上已經有無數詩人贊頌過黃河,許多作品已被經典化,《黃河大合唱》就是二十世紀詩與音樂相結合的标志性作品,但對于今天以及未來的詩人和音樂家而言,黃河将永遠是我們書寫不盡的生命主題。
音樂詩劇《大河》交響樂版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首演。主辦方供圖
音樂詩劇《大河》作曲、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郭文景談及作曲過程,直言“非常順利”,“創下了我寫作速度的最快紀錄。究其原因,首先是詩歌文本立意高遠,意象萬千,令我靈感泉湧;其次是去青藏高原和黃河源頭的采風,壯麗的景象和高原的神奇色彩激發了我的想象;最後,偉大的河流,偉大的文明給了我的寫作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實的立足之地。”
談到與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合作,郭文景說,“歌唱家和演奏家們以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态度排練這部作品,使我一次次被他們的演唱和演奏所感動。”
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書記諸葛燕喃介紹,長詩《大河》最後一句寫道:“請允許我懷着最大的敬意,把你早已聞名遐迩的名字,再一次深情地告訴這個世界:黃河!”她認為,這是詩人的心聲,也是音樂詩劇《大河》的創作初衷。
她告訴記者,創作演出音樂詩劇《大河》,是國家院團積極響應黃河流域生态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深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所做出的具體努力與實踐。此次演出的是交響樂版,接下來将陸續推出大劇場版和巡演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