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内科主任醫師
不同于傳統醫學的中醫,現代醫學的西醫都十分依賴于各種化驗檢查。腎科醫生也是如此,同樣也離不開尿液檢查、抽血化驗及彩超檢查等各種檢查,有些腎髒疾病可能還需要做CT及其它特殊檢查。這些化驗檢查,不僅能夠幫助排除與确立診斷,而且還能指導治療與判斷療效。然而,有的時候,腎病患者也會被某些化驗檢查給“忽悠”或“欺騙”了,對腎病朋友甚至腎科醫生造成誤判。因此,不能僅以某一項化驗檢查來作為判斷病情或治療用藥的依據,而應該綜合分析,這樣才不至于對病情造成誤判。
如下五項化驗檢查,特别容易“忽悠”或“欺騙”腎病患者,需要仔細識别及綜合分析。
1.尿蛋白有加号,說明腎病又嚴重了?
尿常規中尿蛋白加号容易“忽悠”或“欺騙”腎病患者,為什麼這麼說?這是因為,尿蛋白(PRO)加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早晨空腹留尿、大量出汗之後及高熱情況下等都會造成尿液過分濃縮,以及高蛋白飲食或劇烈運動後留取的尿常規,此時出現尿蛋白有加号或加号增多,都不能反應真實情況。我們經常發現這一現象:本來尿蛋白一直為陰性,在如上情況下留取的尿常規中顯示的尿蛋白會有“1 ”,甚至“2 ”或“3 ”,進一步化驗24小時尿蛋白定量,結果處于正常範圍;或本來尿蛋白為“1 ”,在如上情況下留取的尿常規中顯示的尿蛋白會有“2 ”甚至“3 ”,進一步化驗24小時尿蛋白定量,結果隻是略有超标。因此,若出現尿蛋白有加号,并不能說明腎病又嚴重了,因為尿蛋白加号會“忽悠”或“欺騙”人。
2.尿常規中有隐血,說明腎髒在出血?
尿常規中尿隐血也容易“忽悠”或“欺騙”腎病患者,為什麼這麼說?尿隐血也叫尿潛血(BLD),指的是尿中有潛在的出血,而非尿液中真正有血,也就是說,尿液中可能有紅細胞(RBC)。腎髒到底有沒有出血,還需通過顯微鏡檢查進一步了解尿中紅細胞數量。若尿液中紅細胞數量≥25個/uL,才能算作是尿中有血,即為顯微鏡下血尿(簡稱“鏡下血尿”),以區别于肉眼血尿,即肉眼能夠看到尿液呈洗肉水樣或醬油色改變。若尿液常規檢查僅出現尿隐血陽性(BLD —3 )而尿細胞計數處于正常範圍,則并不能說明腎髒在出血,這樣情況的出現與腎病的病情輕重無關,也無需針對尿隐血進行治療。
3.彩超示雙腎大小不同,說明腎壞了?
彩超顯示的雙腎大小也容易“忽悠”或“欺騙”腎病患者,為什麼這麼說?可以把腎髒看成一個長方體,正常值是長度為9-12cm,寬度為3-4cm,高度為5-6cm。一般來說,左側腎髒會大于右側腎髒,其長度相差在1cm以内都屬于正常現象。腎髒大小還會受身高、年齡、性别及胖瘦等的影響而有比較大有區别。而通常以長徑來計算,如果腎髒長度小于9cm,可稱之為腎髒縮小;如果腎髒長度大于12cm,可稱之為腎髒腫大。腎髒縮小,多提示患有慢性腎病的時間較長,比如慢性腎功能不全與慢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等;腎髒腫大,多提示腎髒患有急性病變或慢性腎髒病處于急性發作階段,比如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征高度水腫期間等。不管是腎髒正常大小,還是縮小與腫大,彩超顯示的兩個腎髒大小都會不相同。不要以為左腎大于右腎,就認為左腎腫大小或右腎縮小了,也不說明腎髒就一定壞了。
4.尿素氮升高,說明腎功能有了問題?
抽血化驗腎功能顯示的尿素氮也容易“忽悠”或“欺騙”腎病患者,為什麼這麼說?雖說腎衰竭患者可出現尿素氮與血肌酐等腎功能指标異常,但是尿素氮升高并不表示腎功能就有問題。這是因為,影響尿素氮的因素有許多,如高蛋白飲食(吃大魚大肉)、高分解代謝(服用糖皮質激素)、腎血流量減少(身體嚴重缺水)、尿路阻塞的影響(尿路結石)及消化道大量出血(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等都可引起尿素氮升高,而患者的腎功能可以是正常的,即腎功能沒有問題。因此,尿素氮升高,并不能說明患者的腎功能是有問題的,而應該綜合分析病情,以作出準确判斷。
5.血肌酐未超标,說明腎功能沒啥事?
抽血化驗腎功能顯示的血肌酐也容易“忽悠”或“欺騙”腎病患者,為什麼這麼說?雖說腎衰竭患者可出現血肌酐與尿素氮等腎功能指标異常,但是血肌酐未超标并不表示腎功能就沒有問題。這是因為,影響血肌酐的因素有許多,如年齡、性别、胖瘦、嚴格控制飲食等等。對于年齡大、女性、體型消瘦或長期素食等的腎病患者,即使顯示的血肌酐結果不超标(處于正常範圍),患者也可能已有腎功能減退,還需要進一步做全面檢查與評估,尤其應估算或檢測腎小球濾過率或肌酐清除率。因此,不要僅以血肌酐是否超标來判斷腎功能。
如上這五項化驗檢查也是腎病患者經常做的項目,既然它們都會“忽悠”或“欺騙”人,是不是說“查了也沒用”?當然不是,如上這五項化驗檢查仍然非常重要,它們可以從某一方面反映出腎髒的問題,孤立地看某一項化驗檢查當然不行,而需要經治醫生結合患者病情并與其它檢查項目綜合起來考慮。隻有這樣,腎病患者才不會被“忽悠”或“欺騙”。
與同名《腎為先》微信公衆号同步首發,文章為周遜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