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徐 駿作(新華社發)
“你今天跳操了嗎?”最近,有位知名藝人的健身操火爆全網,“雲健身”“雲減肥”的方式得到越來越多運動愛好者的青睐,“互聯網 健身”新模式蘊藏着極大的發展潛力。但也有網友反映,“雲健身”市場良莠不齊,更有消費陷阱和套路暗藏其中。專家認為,相關平台及從業者應合力打造優質内容,服務用戶、積累口碑,讓“雲健身”成為引領全民運動的新風潮。
宅家練出好身材
經過一個冬天的“儲藏”,每到春天便迎來健身減肥的旺季。在北京市一家健身工作室内,教練肖可開始了當晚的第一堂訓練課。與以往不同的是,空曠的教室内沒有一個學員,取而代之的是通過手機進行線上直播教學。
“受疫情影響,一些健身愛好者沒法到健身房來訓練。為了讓他們在家也能堅持健身,工作室就專門開設了‘雲課堂’。”肖可說,每晚她都會進行2個小時的直播課程,前1個小時是常規練習,後1個小時會對學員進行線上指導答疑,糾正學員的動作。課後,她還會在朋友圈和社交媒體上傳健身視頻和相關知識,鼓勵喜歡健身的朋友堅持鍛煉。
“互聯網 健身”迅速發展,健身直播、運動類APP等“雲健身”模式被越來越多的運動愛好者所接受,關注度、參與度快速增長。根據2020年《國民運動健康趨勢報告》,在衆多健身運動參與方式中,運動類APP的使用占48%,視頻網站上運動視頻的使用比例為37%,新興的健身直播使用比例達20%。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雲健身”依托無接觸、随時練的優勢,為衆多用戶提供了安全參與運動的新方式,也為整個健身行業注入新動能。
好習慣需要堅持
“從去年底到現在,我一共減掉了15公斤,肉眼可見的明顯。”說起減肥經曆,在互聯網企業從事編程工作的李惟一向記者展示了“雲健身”減肥前後的對比照,難掩興奮。
由于工作原因,李惟一經常熬夜,飲食也不規律,過去幾年裡體重持續飙升,雖然辦過3張健身卡,但因為時間緊張,去健身房的次數屈指可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互聯網上看到一條“燃脂操”視頻,從艱難跟跳到熟練掌握所有動作,再到“打卡”各類運動健身APP,李惟一的減肥之路從“雲端”開始。
“‘雲健身’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養成了健身的生活習慣。”李惟一說,“‘雲健身’能随時随地在家練,我可以通過網絡選擇合适的訓練課程,可以找到減肥夥伴,還能和家人一起參與,相互鼓勵、共同進步,這是我減肥成功的關鍵。”
除了良好的氛圍感之外,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也是“雲健身”備受追捧的重要原因。記者實際使用了幾款運動健身APP,其中大多數都有個性化定制功能,用戶隻需填寫身體情況、偏好運動類型、健身減肥目标等,軟件即可推薦相關健身計劃以供選擇。配合使用體脂秤、食物熱量AI(人工智能)識别等設備和軟件,用戶可以更加全面了解體重、體脂等身體指标變化趨勢,并根據專業人士的建議,調整飲食及能量攝入,在科學瘦身的同時,助力良好健康習慣的養成。
打造優質“雲健身”内容
“互聯網 健身”模式走紅,為有健身需求的消費者提供了便捷與服務。然而也有健身愛好者反映,網上很多公衆号、主播宣傳的減肥新方法、健身綜合訓練聽上去很有道理,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有的并不是在幫消費者減肥,而是在帶貨。記者了解到,健身主播帶貨的産品五花八門,有代餐、酵素、暴汗服、瘦身貼等,部分産品存在質量良莠不齊、過度營銷、虛假宣傳等問題。
“盈利對職業主播來說是繞不開的話題,但前提是要有持續的優質内容輸出,也要對自己推薦的産品負責,這是在行業内立足的基礎。”從事健身直播行業的李玉說。
目前“互聯網 ”正給全民健身領域帶來深刻變化和強大推動力,未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關平台及從業者應在打造優質内容方面達成共識,以優質内容賦能“雲健身”行業實現長遠發展,吸引更多人參與健身、享受運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