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人說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古人說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更新时间:2025-04-03 09:13:45

古人說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每年中秋節,哪種月餅最好吃、最傳統,都會成為議論焦點但近兩年卻有人聲稱“月餅源自阿拉伯糕點,并非中國傳統,宋代時才傳入”理由則是“月餅需要烤爐,這不是傳統中國家庭的廚具”甚至就連中秋節本身,也被一些人質疑是“外來”——來源方向卻被安到了朝鮮半島,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人說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人說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定為八月十五始于唐)1

古人說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每年中秋節,哪種月餅最好吃、最傳統,都會成為議論焦點。但近兩年卻有人聲稱“月餅源自阿拉伯糕點,并非中國傳統,宋代時才傳入”。理由則是“月餅需要烤爐,這不是傳統中國家庭的廚具”。甚至就連中秋節本身,也被一些人質疑是“外來”——來源方向卻被安到了朝鮮半島。

如果這兩種說法都屬實,那我們豈不是成了學朝鮮半島吃阿拉伯糕點來慶祝中秋?顯然太不靠譜。而查閱文獻回溯千年,你會發現古人慶祝中秋時,月餅其實根本不重要。

中秋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禮。《呂氏春秋》和《禮記》中都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仲秋即是中秋,指秋天的第二個月,也就是農曆八月。周秦兩漢時期,中秋已成為節令,但内容還比較簡單,主要是敬老和煮粥,日期也還沒固定到十五日。其實直到今天,華南有些地區依然不是在八月十五慶祝中秋,而是在十四或十六日。

到了南北朝,仲秋之月的節慶活動開始向月中靠攏。《荊楚歲時記》将其稱為“八月十四”,并提到這天要用紅色墨汁點在小孩額頭,象征驅病辟邪,名為“天灸”。

至于後世中秋節的重頭戲“拜月”,則來自秋分:秋分古有“祭月節”之稱,所謂“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然而秋分作為節氣,與月相毫不相幹。這就難免出現“祭月節”當天看不到月亮的尴尬情況。于是大概在南北朝,祭月節便從秋分移到了最近的月圓之夜——秋分通常都在農曆八月,八月十五自然就成了新的祭月節,并與之前的“仲秋”風俗相融合。

唐朝建立後,幹脆以法律形式将中秋節定為八月十五,并規定放假三天,這載于公元738年成書的《唐六典》之中。

公元839年,日本和尚圓仁來到唐朝留學,居住于山東“新羅寺院”——顧名思義,這是一座新羅(朝鮮半島古國)僑民的寺院。圓仁于此慶祝了八月十五,并在日記中寫到“斯節諸國未有,唯新羅國獨有此節”。這便是“中秋節來自朝鮮半島”一說的由來。然而此時距離八月十五成為唐朝法定節日、假日,已經過去了一百年。

圓仁日記如此記載,大概是因為他剛剛來華,還不了解唐朝節日。此時他所認知的“諸國”,恐怕也隻包括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用他的日記來證明“中秋是外來”,屬無稽之談。

實際上朝鮮半島确實看重八月十五,因為這是新羅戰勝渤海國的紀念日——半島慶祝的方式是唱歌跳舞和射箭。而從唐詩來看,唐人慶祝中秋主要是賞月和思鄉。有時還吃類似今天片兒湯的食物,可能就是繼承自仲秋“糜粥”。新羅人和唐朝人雖然都慶祝“八月十五”,但寓意和内容互不相幹。這顯然是兩個獨立起源的節日,隻是撞了日期。後世半島慶祝八月十五時,也加入了賞月的内容,則明顯是受中國影響。

但到此為止,仍沒有關于月餅的記載。網上很多文章,都喜歡引用蘇轼的“小餅如嚼月”,來證明北宋已有月餅。這句詩出自蘇轼的《留别廉守》,是一首送别詩,“如嚼月”隻是形容小餅形狀,和中秋節并無關系。

宋代中秋節确實相當盛大,民衆甚至通宵賞月,如《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争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嬉戲連坐至曉”。

然而在節慶美食方面,宋朝人過中秋是吃螃蟹和時令水果,還會喝一種名為“玩月羹”的湯飲,卻并不吃月餅。南宋的《夢粱錄》和《武林舊事》,是最早記載“月餅”一詞的兩本書。但其中提到的“月餅”,隻是種“四時皆有”的市井點心。還與荷葉餅、大包子、羊肉饅頭等一起被歸為“蒸食”之列,顯然不是後世中秋吃的月餅。

民間關于中秋吃月餅的起源,最流行的說法是:月餅始于元末明初,是反元義軍為了在中秋夜起事而發明。這個故事是否真實難以考證,但月餅确實是在明朝前中期忽然出現。明代《宛署雜記》在描述中秋時,就說“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饋,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明朝月餅其實就是普通面餅,而高價果餡月餅是商人炒作。

果餡月餅作為明代市場競争出來的商業化産品,有專門的烤爐生産也是理所當然。因為普通中國家庭不習慣安烤爐,就認為月餅來自阿拉伯人,這邏輯實在難以成立。如果非要給月餅找出點海外血統,倒不如看看“廣式月餅”的糖漿皮——不同于酥皮月餅,糖漿皮并非中式面點做法。一般認為,這是廣州在晚清開放通商後,學習西式點心的産物。

其實糖漿皮過甜,不太符合國人口味。但是相較于酥皮,糖漿皮制作簡單,可以工業化流水線生産,近幾十年來一直在市場占據主流。直到近些年随着民衆對于健康和傳統越發關心,酥皮月餅才有複興之勢,各種低糖新式月餅也層出不窮。想想明代月餅原本就是個無糖大面餅,如今的月餅市場倒算是一種複古了。

不過要說複古,放假、歡慶、拜月、祈福,這些才是真正的中秋傳統。至于吃不吃月餅,吃西點餅還是中式餅,其實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提到中秋時,我們能想到些吃月餅以外的事兒。否則,一個傳統節日單薄到隻剩下吃,就失去了靈魂。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空中看錢塘江交叉潮形成全過程(錢塘江魚鱗潮和交叉潮同時出現)
空中看錢塘江交叉潮形成全過程(錢塘江魚鱗潮和交叉潮同時出現)
     端午節,錢塘江魚鱗潮、交叉潮同時出現,神奇又壯美。航拍畫面中,潮水翻湧,氣勢磅礴。網友:被大自然力量震撼到的瞬間+1!   (上觀新聞)   ,
2025-04-03
丹佛斯變頻器運行參數說明(丹佛斯變頻器用于礦井通風風機上)
丹佛斯變頻器運行參數說明(丹佛斯變頻器用于礦井通風風機上)
  改善地下通風系統的運行成本确保礦井的可靠通風對于地下礦井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來說至關重要。可靠通風對于确保充分排除柴油機的微粒等物質是必需的。通風運行成本在礦場總電能成本中一般都占有很大比例,如果能夠以最高效的方式進行通風則可以節省大量運營成本。   衆所周知,使用變頻器最靈活、最節能且維修成本最低的礦井通風風機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住地面通風風機、輔助通風...
2025-04-03
武林外傳郭芙蓉裝病要瓜子(郭芙蓉怒砸同福店)
武林外傳郭芙蓉裝病要瓜子(郭芙蓉怒砸同福店)
  《武林外傳》是我回看次數最多的電視劇,也是我最喜歡的電視劇。第一次看的時候隻覺好笑,後面多看幾次才發現編劇其實設了很多伏筆,很有趣。《武林外傳》劇情緊湊有趣,演員表現自然,會揭示深刻的道理但又不是毒雞湯。最近十年這樣優秀的情景喜劇已不多見,盡管之後甯财神又寫了《龍門客棧》,但總覺得少了些味道。所以我計劃做《武林外傳》的系列劇情品讀,除了回憶經典,也一起來...
2025-04-03
mg seed高達合集(MGEX機動戰士高達SEEDDESTINY)
mg seed高達合集(MGEX機動戰士高達SEEDDESTINY)
                             ,
2025-04-03
魯迅先生有沒有罵過日本人(魯迅從來不罵蔣介石)
魯迅先生有沒有罵過日本人(魯迅從來不罵蔣介石)
     魯迅罵蔣介石為“法斯斯蒂”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作者 汪毅夫)近有友人垂問:魯迅從來不罵蔣介石嗎?幷說網上盛傳“魯迅不罵蔣介石”的相關文章。我的回應是:如果“罵”是“批評”的意思,則魯迅罵過蔣介石,我很快就會寫短文說明和證明。同時,我的反應是,從網上搜索,看到了許多“相關文章” :有著名的李敖大師的, 也有不具名的無名氏的;有主張和附議的,...
2025-04-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