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脊柱有沒有彎曲?文丨京媽說,原創内容,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判斷寶寶脊柱有沒有彎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判斷寶寶脊柱有沒有彎曲(新生寶寶脊柱發育不完全) 如何判斷寶寶脊柱有沒有彎曲(新生寶寶脊柱發育不完全)1](/uploads0/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48492955,99427764&fm=253&gp=0.jpg)
如何判斷寶寶脊柱有沒有彎曲
文丨京媽說,原創内容。
照顧小寶寶又難又累,這應該是不少新手家長的心聲吧。
累的是,新生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完全都需要大人來照顧完成。
難的是,照顧寶寶完全沒經驗,邊學習邊照顧,一個小細節做不好都可能坑娃。
就比如“對寶寶脊柱的保護”,抱不正确可能損傷脊柱、坐不對、走不對也可能影響脊柱發育。
接下來,京媽就來說說 新生寶寶的脊柱發育特點,及日常照顧中如何避免做些會損傷寶寶脊柱的動作。
新生兒脊柱不同于成人,新手媽媽要注意保護,别錯做帶過新生兒寶寶的家長有經驗,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特别柔軟,甚至有些家長都不太敢抱寶寶。
這和新生兒的骨骼發育有關系,而且寶寶自己的腰背部肌肉力量也還沒那麼強。
正常情況下,如下圖,健康成人的脊柱有4個生理彎曲,但是剛出生的新生兒脊柱是平直的,發育不完全,還沒形成彎曲。
而且寶寶趴着擡頭的能力也不強,說明寶寶頸背部的肌肉力量也弱,對頭部不能很好地控制。
從月子裡就要鍛煉寶寶擡頭,一直到三個月左右,寶寶擡頭能力逐漸變強,對頭頸部的控制力量增強,這時才開始形成第一個生理彎曲——頸前曲。
并且随着寶寶腰背部的肌肉力量也增強,開始學習翻身,寶寶的自主活動能力逐漸變強。
因此,在寶寶還不會翻身,自主活動能力差的階段,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寶寶脊柱。
家長的這幾個動作,都可能損傷寶寶脊柱,發生彎曲變形真不是吓唬人,有的寶寶就是查出有脊柱彎曲變形,出現這種情況多和家長的這些動作行為有關系。
第一個動作:久抱
很多新手爸媽知道,小寶寶不要總抱着,不然會“慣壞”,就得一直抱着了,每天大人都累得夠慘。
其實 不建議頻繁或長時間地抱着寶寶,也是考慮新生寶寶脊柱發育還不完全,而新手爸媽經驗又少,再加上不注意抱姿,很容易損傷到寶寶的脊柱。
尤其是“豎抱”,寶寶的頸背部肌肉量和脊柱,還沒有足夠力量支撐大大的腦袋,姿勢不正确就容易讓寶寶頭部東倒西歪,形成歪脖子,寶寶頭部下垂厲害,家長沒及時糾正,還可能壓到食管。
另外,抱寶寶時總是窩着背部或倒向一側,還可能因為過度重壓而讓脊柱出現變形損傷。
當然,并不能因此就說不能豎抱寶寶,隻是要注意姿勢正确。
在寶寶還不能依靠自己力量擡頭挺胸前,盡量減少豎抱,畢竟家長也不能保證自己每次的抱姿都正确。
若是寶寶擡頭挺胸很好了,抱着時頭部也能豎直一會兒,就可以适當豎抱寶寶,但也不建議一次豎抱時間過長。
一直到寶寶6個月後,頸背部、胸部都有了一定力量,可以自己完全支撐頭部,甚至靈活轉頭時,就可以放心地豎抱寶寶。
PS:平時喂奶、拍嗝時怎麼抱寶寶?
一天24小時,也不可能就讓寶寶一直躺着,還會抱起來喂奶、拍嗝等,那怎麼抱才算正确呢?
【喂奶】:可以采取搖籃抱姿勢,尤其是3個月以内的寶寶,寶寶直接抱着寶寶,一手托頸背部,一手托屁股,剛好讓寶寶躺在媽媽的臂彎裡,很舒服也安全。
此外,也可以買個哺乳枕,每次喂奶時把寶寶放在哺乳枕上,媽媽會更省力也舒服些。
【拍嗝】:小寶寶吃奶頻繁,每天拍嗝次數也不少。拍嗝方法有三種,如下圖。
隻是注意不管采用哪種,姿勢一定要正确,護好寶寶,避免左搖右晃,而且别長時間抱着寶寶,拍出嗝來就讓寶寶自己躺着睡好了。
第二個動作:久卧久坐
對于還不會翻身的寶寶來說,大部分時間都是躺着,但是照顧寶寶的家長也别太懶,别一天就讓寶寶躺着不動。
可以 幫寶寶練習趴着、擡頭 的動作,到了三個月左右還要練習翻身,這樣更有利于寶寶的脊柱和身體發育。
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學習獨坐,這時候寶寶的腰椎才開始發育,承受力也沒那麼強,因此 在學坐時,也要考慮保護脊柱,這幾點都要注意:
① 别過早學坐。拔苗助長的做法不可取,寶寶發育順應自然就好,别四五個月就讓寶寶學着自己坐。
② 别一次坐太久。寶寶學習任何本領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學習獨坐也是如此,剛開始先坐一兩分鐘,逐漸增加寶寶一次獨坐的時間,避免時間長對寶寶脊柱壓力過大而造成損傷。
第三個動作:錯誤的換尿布方式
小寶寶每天拉尿很多次,換尿布是新手爸媽每天重複很多次的動作。
如果“做法不對”不僅傷害大人腰椎,出現腰疼;還會損傷小寶寶的脊柱。
▲損傷大人腰椎的方法:頻繁彎腰換尿布。
正确換尿布方法:把寶寶放在尿布台(或一個高低差不多,不用彎腰的台子上),給寶寶換尿布,減少彎腰。
▲ 對寶寶脊柱不好的方法:擡起寶寶雙腿,拿出尿不濕,再換上新的尿不濕。
正确換尿布方法:扶着寶寶臀部,先讓寶寶側身到一邊,把尿不濕放在寶寶身下,再做細節調整,避免頻繁做可能損傷寶寶脊柱的動作。
第四個動作:過早學走路
有家長認為:寶寶越早學會走路,說明寶寶越聰明。
因此不少家長對寶寶的運動發育也是“拔苗助長”的态度,我有個朋友的公婆就是這樣,結果她家娃不到11個月就學會獨自走路了。
其實,寶寶解鎖每一項能力,都和發育有關系。
就比如學習走路,不僅 對寶寶腿部肌肉力量 有一定要求,能支撐寶寶站起來,并伸腿邁步。
而且 對寶寶的脊柱也有要求,若是過早訓練寶寶走路,會讓脊柱負荷過大,甚至發生側彎,長大了寶寶也容易出現駝背。
因此要等到寶寶自己有強烈想走路的欲望了,并且能自己站起來,逐漸開始扶牆邁步,熟練後才可以解鎖自己獨自走路。
否則,走路太早,損傷脊柱、出現變形,還可能讓寶寶出現O型腿或X型腿。
總之,小寶寶很嬌弱,照顧起來很多小細節都不能大意。除了保護脊柱外,日常喂養、護理也有很多注意,新手家長要多學習些科學育兒知識,正确地照顧寶寶成長。
推薦一個育兒知識專欄:《0-12個月寶寶發育、喂養及護理,很詳細,新手家長按月照着養娃》。
專欄内容是針對0-12個月寶寶的育兒知識講解,按月講解每個月寶寶的發育特點、喂養和護理問題,早教方法,睡眠問題,适齡玩具推薦 等。
原價199元,現在有活動價,隻需39元,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添加書架或購買,照着按月養娃,少掉坑,陪伴寶寶聰明健康的長大。
你家寶寶多大開始豎抱的呢,經常豎抱嗎?歡迎來和家長們分享你的育兒難題和經驗呀。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