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頭暈頭疼,又或者常常哈欠連天、忘東忘西?那麼,就要警惕慢性腦供血不足了!
慢性腦供血不足在退休人群中很常見,但大家往往重視不足。一旦發現不及時,讓大腦長期處于缺氧、缺血的狀态,很容易誘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威脅健康的“隐形殺手”。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緻慢性腦供血不足?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和緩解呢?
腦供血不足嚴格來講并非一種疾病,而是一組症狀的俗稱,主要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引起的輕度腦功能障礙。
腦供血不足高發于退休人群:
-
60歲以上人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
-
80歲以上人群中,腦供血不足者占80%;
-
有腦供血不足的退休族更易發生“血管性癡呆”和“腦梗”!
大量研究發現,在老年癡呆和腦梗的發病前期,患者曾長期處于慢性腦供血不足狀态。因此,慢性腦供血不足被稱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殺手”。
腦供血不足的一個典型症狀就是頭暈頭疼。有的人也可能出現眩暈、視物不清或是突然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現象。但是——
頭暈≠腦供血不足!
頭暈并非都是腦供血不足!它和腦供血不足一樣,都屬于因某種疾病引起的症狀,但腦供血不足的表現不隻有頭暈一種。
腦供血不足的人,睡眠質量非常差,可能會出現失眠、易醒、多夢等問題。但也有人會嗜睡。
腦供血不足會引起大腦缺血缺氧,使腦實質發生病變,可能導緻記憶力減退,甚至短暫性的意識喪失或智力減退,增加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
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可導緻腦部多項功能受影響,常表現為面部、唇舌以及一側肢體麻木或異物感。
有的人可能出現性格上的變化,如:原來孤僻、沉默寡言的人變得愛說話、急躁等。
腦供血不足最常見的表現是運動神經功能失靈。容易出現肢體無力、走路不穩、拿不穩東西、運動不靈活等症狀,有時也可能出現肢體痙攣或跳動。
說話、吞咽等動作也受運動神經支配,如果短時間内出現說話不清、吞咽困難等表現,也要引起重視。
注意
上述症狀如果出現且持續2個月以上,要考慮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可能性,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要遠“三白”( 糖、鹽、豬油 ),近“三黑”( 黑芝麻、蘑菇、黑米 )。
從營養價值看,四條腿( 豬、牛、羊 )不如兩條腿( 雞、鴨 ),兩條腿不如一條腿( 蘑菇 ),一條腿不如沒有腿( 魚 ),經常吃海帶、河魚、魚油可減低腦細胞死亡的速度。
從頸部上方開始,向下揉,增加頸部的血液循環,把頸部的堵塞給揉開。這個動作進行30次到50次。充分放松脖子,最後輕輕地扭一扭脖子。
注意:揉時不要太用力,避免損傷皮膚。
聳聳肩
上身保持挺直,肩膀向上,到最高點後自然向下放。此動作做30次-50次。
聳肩能加速頸動脈的血液循環,讓頸部的血液流向大腦,相當于一個泵血的作用。
五指張開,張到最大,然後緊緊握拳,堅持1秒鐘。循環張開、握拳、張開、握拳的動作,做30次-50次。
注意:每天早上起床後做,效果更好。
三個動作配合進行,一天一次就可以,每天5分鐘,能有效增強腦部供血,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各位,還不趕緊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