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虎?華夏虎文化的曆史,悠久且豐富多彩,是華夏源文化之一,華夏虎的稱呼超百個,堪稱文化奇觀有人認為,虎的稱呼隻存在于書本中,那真是大錯特錯了虎的稱呼是活生生的民族文化,它存在于曆史中,存在于民族文化的交流與流淌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千姿百态的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千姿百态的虎
華夏虎文化的曆史,悠久且豐富多彩,是華夏源文化之一,華夏虎的稱呼超百個,堪稱文化奇觀。有人認為,虎的稱呼隻存在于書本中,那真是大錯特錯了。虎的稱呼是活生生的民族文化,它存在于曆史中,存在于民族文化的交流與流淌中。
虎與老虎
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的本名,廣泛見于甲骨文——古埃及人約三千多年前才對老虎有了初步的認知,古羅馬人公元前11年才第一次與威猛華麗的虎邂逅,其後以湍急、洶湧的底格裡斯河“tigris”命名虎,虎的英文稱呼tiger也由羅馬語而來。國際動物界到十八世紀才予定名,十九世紀初才确定屬名。
對于虎字,《六書精蘊》曰:“其文從虍從幾,象其蹲踞之形。”《本草綱目》曰:“虎,象其聲也。”——所以,從虎文化的角度來說,虎字屬于形聲字。
“老虎”的說法最早見于唐代——但那時隻是表示“老的虎”。
出現與虎同義的老虎之稱出現在南北各民族文化大交流的宋代,蘇轍作《湖陰曲》中有“老虎穴中卧,獵夫不敢窺”。元好問有“饑虵不計撐腸裂,老虎争教有齧存”的詩句。
我們考察古今虎的稱謂會發現,華夏各族各地對虎的稱謂常發音la、li、lo,音如:羅、樂、洛、拉、臘、勒、牢、浪、勞、老、祿、盧、李……,譬如哈尼族稱虎為哈拉,這其中居然都與“老”的發音類同。
所以,老虎一詞的出現,更可能是各民族與各地語言交流融合的結果——老與虎是一個意思,這也說明華夏多民族的虎信仰具有共同的語言基礎和文化源流。
與之相仿的還有李鼎超《隴右方言·釋動物》的老牙子、老牙、老虞等——牙、虞也是古代對虎的稱呼。
虎的民族稱呼與虎圖騰
虎圖騰曾經是華夏最廣泛的存在——商代“虎方”是極其普遍的存在——唐代《蠻書》記載滇東北有“盧鹿蠻”,還有“羅部”、“羅蘭部”,義為“虎之部落”。
至今我國仍有很多民族保留虎圖騰,有不少民族甚至直接以虎命名。
拉祜族就是直接以虎命名的民族。拉祜族人大多數自稱“拉祜”,也有自稱“拉祜納”(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和“拉祜普”(白拉祜),也有稱“拉卡貝”。
清朝雍正時期《雲南通志》卷二十四記載:“喇烏,臨安、景東有之。”拉祜語中的“拉”是虎的意思,“祜”是沒有意義的語尾詞——這是最接近現代拉祜族族名的曆史文獻,證明“拉祜”從語義上是用虎來命名的族稱。
拉祜族學者劉勁榮在泰國北部拉祜族聚居區調查時,當地族人明确說明,他們的族稱的傳承,“拉祜”中的“拉”為虎的意思,而“祜”是養育的意思。
更多民族雖沒有以虎命名,但以虎自稱或相稱。
黎族有神話傳說《虎祖傳說》,白族、土家族、傈僳族也有把虎作為祖先崇拜的。
古代巴人也應該是虎族的人,與巴人有傳承關系的土家人稱老虎為“老巴子”或“巴”的變音“孛爾斯”,伯都、唐伯、巴公(巴恭)都是這些地方對虎的尊稱。
土家族先民巴人稱虎為“廪君”,廪君也可以解釋為岩洞裡的虎君。“廪君之後能化為虎”,《風俗通義》中說:“虎本南郡中盧李氏公所化”,故土家族中“李姓”、“班”、“唐伯”(“唐”疑“虞”之形訛)、“李爸”、“李父”,土家族皆指公虎,也即圖騰的白虎(土家族祀白虎。“伯”、“父”、“爸”音義相近; “班”、 “巴”、“白”音近相轉)。“李耳”則與“李父”等稱呼相對,即至今土家族所稱雌虎、黑虎圖騰的“李尼卡” (“尼”、“耳”音轉,“卡”為語助詞)。
學者劉堯漢認為,将虎稱作“李耳”與古代著名哲學家老子有關。從彜族語言角度分析,“老聃,李耳的彜意為虎首,母虎。”而彜族語言中發音為臘、拉、撈、老、李、黎、羅等都是一聲之轉。而老子既稱之“老”又姓“李”,在彜族語言中其義均為虎。“老聃”當是“拉塔”的變音異寫,“拉”意為虎,“塔”意為時辰。老子(老聃)的取名,可能是表示自己在相關的虎年或屬虎那天出生的。此中所反映的崇尚虎的習俗,可歸因于原始圖騰的遺風。
除了李,很多民族中帶有“li”、“lo”等發音的很多都是虎的含義。
怒族“達霍”人又稱“拉起”,“拉”是指虎,即虎氏族。
彜語稱虎為“羅”,各地彜民對自己民族的稱呼也是“羅”或“羅”的變音——彜族男子自稱“羅羅頗”、“羅頗”,女人自稱“羅羅摩”、“羅摩”,分别為公虎、母虎之意。史籍關于彜族及其各個部落的稱呼,如羅羅、羅布、羅加、羅雄、鹿盧、落蒙、彌勒、休臘等等,也是彜語虎部落、母虎部落的意思。彜族也多自稱“諾蘇”、“納蘇”、“聶蘇”,也有虎的意思。“哀牢山”的“哀牢”二字,彜語意為“大虎”;彜民稱他們聚居的金沙江、雅砻江為“納矣”、“諾矣”,為黑水之意。這兩江的分水嶺“納拉山”,為黑虎山。烏蒙山脈的“羅尼白”山峰,亦為黑虎山之意。
納西族自稱喇喇(或拉洛、魯魯)——喇喇,虎也——納西族稱虎為“拉”,納西族的《東巴經》卷首多繪黑色虎頭,并自命為虎人,東巴神話等也揭示民族起源與虎有關。
瀾滄江彜語意即為“虎落江中”。納西語為“老虎跳躍”之意。納西語稱虎跳峽為“瀾滄閣”,虎跳石為“瀾滄魯”。
白族自稱虎的也很普遍,有的自稱“勞之勞務”(意為虎兒虎女),視虎為祖,宅堂挂虎圖。修房造屋、婚嫁以虎日為吉。有的稱老虎為“羅”或“波羅”,有的自稱“臘扒”(即虎家),有部分自稱為“貓家”,因“貓”“毛”音相近,遂改姓毛——毛姓有一部分也是“虎家”。而碧江怒族對當地白族居民的稱謂為“勒墨”、納西族稱白族為“勒布西”、中甸藏族對白族稱“勒波”、蘭坪普米族對白族稱“勒不”;鶴慶彜族對白族稱“婁哺”……這些稱謂中的“勒”“臘”“婁”等稱謂都含有“虎家”“虎族”的意思。傈僳族稱虎為“那瑪”,稱白族人為“那本扒”,意為“虎的後人”,說白族是“那瑪喜”,意為“虎的親族”。
怒族“達霍”氏族,又稱“拉起”,即“虎氏族”之意,是引以為自豪也最引人羨慕的氏族。
如此等等,不一一贅述。
至于漢語漢習俗,有學者說古代節俗“臘月”之“臘”原義為虎,祭臘為祭虎神。上古最後一個月因為祭祀虎的“臘祭”而被稱作為臘月。漢代還有縣官按《黃帝書》所述要求百姓在臘月除夕畫虎于門的習俗,應該也與此有關。而華夏三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所在的正月是寅(虎)月,彜族則直接稱之為虎節。中秋祭拜的月神原本也是虎,端午則完全是虎文化的節日。
而漢族不少姓氏也與虎關系密切,譬如黎姓,至今黎城的标志物就是黎侯虎,而虎圖騰的象征物布老虎更是至今流行大半個中國。
民族學家認為,所謂漢族是周漢之間以四夷西羌為主體,同時又融合了其他民族先秦後漢再唐而逐步形成的,所以,華夏諸多民族之間文化有相通之處就不難理解了。
極其廣泛的遠古虎圖騰及普遍的遺存說明,華夏或可稱為虎的民族。
虎的别稱
華夏文化的豐富多彩導緻虎還有大量的别稱,多見于典籍與傳奇,由描摹性形或避諱而産生。
傳奇
譬如虞吏,《金樓子》有言:寅日那天,山中有人自稱“虞吏”的,那就是老虎變的。
自古有虞人、虞官、虞卿等職,均為管理山澤的官員。虎為山獸之王,故以虞吏稱呼,便成了虎的官職。
或有稱“虞使”乃虞吏之誤也。
斑寅将軍這頭銜是唐代裴铏在《傳奇·甯茵》裡加封的,白額侯見于《宣室志》:張铤駐兵在四川的西部,宴席上遇見白額侯,于是檢驗他,乃是老虎。
十八姨是前蜀杜光庭的發明,他在《錄異記·姨虎》說:“嘉陵江側有婦人,年五十已來,自稱十八姨。往往來民家,不飲不食。每教谕於人曰:‘但作好事,莫違負神理。居家和順,孝行為上。若為惡事者,我常令貓兒三五箇巡檢汝……’民間知其虎所化也。”
張善孖虎畫題詩曰:萬壑走松濤,長林氣自豪,封姨偏作劇,吹到月輪高。
稱十八姨為風神源于《周易·乾》對事物間感應關系的說明:“雲從龍,風從虎”——東漢王充《論衡》中則從五行的角度予以了解釋。
由風姨南朝梁時期任昉又引申出封使君的虎貪官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對貪官的憎恨——《述異記》: 漢宣城郡守封邵,一日忽化為虎,食郡民。民呼曰: “封使君”,因去,不複來。故時有民謠:“無作封使君,生不活民死食民。”
使君,太守,後詩文中以“封使君”為虎的代稱。
晉代幹寶所著《搜神記·卷二》有錄:“扶南王範尋養虎于山,有犯罪者,投與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蟲,亦名大靈。”
性形
根據老虎的毛皮有紋而稱文虎,文通紋;又稱雕虎,因紋如雕飾,故人們也常常以虎喻人有文采。
因虎身滿是斑紋,故也有以斑紋稱呼虎的:斑子、斑奴(班叔)、黃斑(亦作班子、黃班)、班、文班、班哥等。
彪的原意是小老虎,也是秦嶺等地對老虎的稱呼。
炳彪則由原指斑斓的虎紋而借指虎。
據說班姓的來源也與虎有關。 班固著《漢書·叙傳》中自述“班”姓的來源:“班氏之先,與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後也。子文初生,棄于夢中,而虎乳之。楚人謂乳‘穀’,謂虎‘于檡(於菟)’,故名穀(谷)于檡(於菟),字子文。楚人謂虎‘班’,其子以為号。秦之滅楚,遷晉、代之間,因氏焉。”因為令尹子文相傳是吃虎乳長大的,因虎身有斑紋,後代就用“斑”為姓氏,而在古代,“斑”同于“班”。
虎因為額頭有顯著的白色,故而稱呼中往往帶有“白額”。又因白色額頭及眉部效果,形成眼部似乎吊起狀,因此,虎有吊睛之名。而虎目炯炯有神,夜間會閃閃發光,老虎的眼睛又稱為金睛。于是,虎又有白額、白額侯、白額将軍、金睛、吊睛白額大蟲、白額金睛、吊額金睛、金睛猛獸、金睛虎王、碧眼金睛等稱号。
還以虎的食性而稱之老饕的,也有以虎性情暴戾而稱虎戾蟲,還有因為虎嘯而稱其為“嘯風子”。
避諱
由于華夏避諱民俗,也産生大量虎的稱呼。
我國東北舊時采參者對老虎避諱直接叫它的本名,而尊稱其為山神、山神爺,這普遍見諸于東北地方志、風俗記等,體現了進山取山中寶物者對山神老虎的敬畏之心。
《呼蘭府志》:“虎,土人不敢斥言之,稱曰山神爺,又稱軟蹄子,其小者曰石虎,狀如貓,大或如犢,黃質黑文,鋸牙鈎爪,短項健須多智。”,又曰“虎力不敵熊,而能斃熊。夜則一目放異光,遠燭十數裡,或曰一目燭物,一目放光。獵者言虎之目光,遠望之如電燈,然一燈一虎,兩燈則兩虎在焉。”
此外還有山王、長爪子、貓、柔毛子等。
四川等地則有因為虎身上有“扁擔”一樣的條紋而稱其扁擔花。
有的地方則因虎身上有類似豹子“金錢”紋而叫它“金錢花”。
類似的還有大貓、大花貓、山貓兒、山貓等。
最普遍的還有稱其為大蟲——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也是尊稱。
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而“大”為敬詞,由此衍生老蟲、老大蟲、毛蟲祖、大靈、蟲等稱呼,同樣少為人知的還有稱其為“程”的——《莊子·至樂》曰“程生馬”,明代《通雅》就說:“秦聲謂蟲為程,謂虎為大蟲也。”
有時候則因為避諱統治者的名字而回避虎字的稱呼,譬如《清異錄》說:“石虎時避諱,号虎為黃猛。”
尤其是唐代,《齊東野語》:“唐祖諱虎,凡言虎,率改為猛獸。”如“苛政猛于虎”改為“苛政暴于猛獸”等,此外還将虎改為彪、獸、武、獸君、蟲等。
此風影響了後世行文,譬如蘇轼《送程之邵簽判赴阙》:“林深伏猛在,岸改潛珍移。”其中伏猛就是指虎,潛珍則是指龍。
以訛傳訛的古稱
由于地域廣博民族衆多,導緻方言見于文字則異彩紛呈,有時一種叫法會有十來種寫法,由此導緻的訓诂謎團重重,更有諸多以訛傳訛的。
最為大家熟知的古稱為古楚之地對虎的稱呼於菟(wū tú)——這要歸功于魯迅的那首詩《答客诮》。
由于口音、文字通假等原因,於菟又寫作烏䖘、於檡、菸兔、烏塗、烏菟等,簡寫則可䖘、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