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女人為什麼會成為消費主義
女人為什麼會成為消費主義
更新时间:2024-12-27 18:11:02

女人為什麼會成為消費主義(撕下消費主義下的女性标簽)1

□彭舒琴(西京學院)

在春暖花開之際我們迎來了第113個“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到來。“婦女節不是女王節女神節”這一話題引發熱議。“女王節”“女神節”其本後所反映的亦是在消費主義盛行之下對女性的标簽化。

從詞語語境方面進行結構,“女王”一詞往往讓人聯想到地位權利較高,掌握話語權的女性。“女神”則是優雅,高高在上,受人追捧,具有一切美好代名詞的形象。

“女神節”“女王節”的由來最早産生于淘寶等購物app,在婦女節期間進行産品促銷的名詞,其實質是購物節。 在消費主義盛行之下,商家為擴大女性消費群體,刺激消費欲望,從而以美化婦女節為由,以“女王”“女神”加之以商業促銷手段,使之變成購物的狂歡日。不可避免的“女王節”“女神節”是具有商業屬性的存在。

商業屬性加持之下,“女王節”“女神節”變得不再純粹,這個本該表達對于女性尊重、祝福的節日似乎偏離了方向,在商家的宣傳引導之下,我們往往會在節日之時,掉入消費主義的陷阱,進行非理智的消費,買買買占據了整個節日的主旋律,似乎不買就無法更好地慶祝節日。

除此之外,“女神節”“女王節”不僅是消費主義的陷阱,亦是将女性的固化,标簽化,具像化。

“女王”“女神”僅僅隻能代表部分女性群體,尤其是在父權社會結構體系之下,“女王”“女神”這一類人隻能占非常小的一部分。我們不能用這一小部分群體去含括所有女性群體。女性可以不漂亮、不優雅,女性也可以打拳擊,高空作業。沒有人可以定義女性應該是什麼樣的。難道不同于女神、女王一類的女性就不可以過這個節日嗎?

女性是具有獨特性、複雜性、多樣性的存在,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将女性這一群體固象化、統一化、标簽化、物質化。“女王”“女神”不等同于女性群體,婦女節亦不等同于購物節。

因此,“女王節”“女神節”這一類詞彙過于片面,無法代替“婦女節”而存在。在女性意識逐漸覺醒的時代,“婦女”一詞重新進入我們社會視野時,其本來的刻闆印象被逐漸打破。正視“婦女”一詞,其背後涵蓋着女性通過勞動促進婦女權益的保障,涵蓋着女性在父權社會得到更多的尊重與認可的意義。讓更多人注意女性需求,為女性在性别結構劣勢地位下争取更多的話語權,才是慶祝婦女節帶來的深重意義。

當下我們打破“女王”“女神”的标簽,既是對消費主義說“不”,也是女性争取平權進程中的進步。

不去定義女性,撕下标簽,婦女可以是十四歲,二十四歲,三十四歲,六十四歲,可以是職場女性,可以是家庭主婦……擺脫束縛不斷向前走,不沉湎于消費主義的浪潮,勇敢做自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