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中的Y系3級自行火炮“司事”Mk.I
《坦克世界》中的英國自行火炮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10級征服者GC以其233.4mm的大口徑火炮稱雄,彎曲的彈道經常可以給掩體後的敵人來個“天降正義”。不過一般而言,遊戲内的自行火炮的備彈量都比較少,但在英系中卻有台3級小火炮,它的備彈量居然能有上百發!它就是“司事”Mk.I,一台來自加拿大的自行火炮。
▲英國功勳火炮:25磅野戰炮
二戰中的英國皇家炮兵主力火炮是25磅野戰炮,這門炮可以說是“萬金油”,它在射速、威力、射程和成本上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因此在1940年進入服役後立刻成為皇家炮兵的寵兒。然而在北非戰場上态勢瞬息萬變,無論是軸心國軍隊還是盟國軍隊都需要快速機動,如此一來戰鬥全重達到了1633公斤的25磅野戰炮可有點吃不消,然而最初設計用來馱載25磅野戰炮的“主教”自行火炮是個臨時上馬的産物,性能非常糟糕,英國人萌生了替換掉它的想法。
▲來自美國的M7“牧師”自行火炮
“主教”糟糕的戰鬥室設計使得25磅野戰炮射程銳減,皇家炮兵的炮手們不得不把車輛開到斜坡上以獲得更高的仰角,這也讓英國人萌生了敞開式戰鬥室自行火炮的想法。1942年10月,根據租借法案漂洋過海運到英國人手上的美國M7“牧師”自行火炮,着實讓英國人開了眼界:原來自行火炮真的可以不帶車頂!
▲測試中的“司事”自行火炮
M7“牧師”自行火炮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大顯身手,但是105mm榴彈炮的炮彈是美國标準,英國很難滿足該炮的彈藥需求。英國總參謀部直接表示,新的自行火炮數據完全對标M7“牧師”,但是把主炮換成25磅野戰炮。美國方面其實也在積極幫助英國人,他們試圖在M7“牧師”上安裝25磅炮,借此生産出了1台T51自行火炮樣車,但是該車在1942年7月的測試中火炮炸膛,把車的前部炸了個稀巴爛,因此作罷。
▲ “司事”自行火炮和M7“牧師”非常相像
失敗的“主教”所采用的還是“瓦倫丁”步兵坦克的底盤,這也是當時英國人急于求成而選擇的底盤,存在着很多的先天不足。然而在開發“司事”的1942年夏天,英國人已經不那麼缺乏底盤,因為加拿大已經開始生産“公羊”系列中型坦克。“公羊”完全可以看作是美國M3中型坦克的加拿大改進版,加拿大的産能正好可以滿足英國人的需要,因此“司事”就選擇了“公羊”作為自己的底盤。
▲ “司事”使用的是不帶挂膠塊的幹銷履帶
1942年年底,“司事”原型車在加拿大組裝完畢,随後被運到英國開展了半年的測試。1943年5月,英國人認為“司事”的性能非常令人滿意,并将其正式命名為“司事”自行火炮。然而實際上1943年加拿大生産的“司事”底盤都是“灰熊”(加拿大版M4A1中型坦克)的,并非“公羊”的。好在此事無傷大雅,英國人大筆一揮把“公羊”底盤的“司事”叫做Mk.I型,“灰熊”底盤的“司事”叫做Mk.II型。
▲一個 “司事”車組
從1943年到1945年,加拿大蒙特利爾鐵路機車公司一共為生産了2150台“司事”自行火炮,它們全數被分配到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手中。最初“司事”參加了英國第八軍對意大利的攻勢,它們在戰鬥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1944年諾曼底登陸時,一部分“司事”在登陸艦上、尚未登陸時就向着海灘上的德國工事開火,不過因為是在海上,它們的精度一塌糊塗。
▲被當成紀念碑的“司事”
考慮到該車貧弱的防禦力,而且沒有戰鬥室頂棚,英國人并未像蘇軍那樣把自行火炮當做重型直射火炮,而是小心的把“司事”布置在遠離前線、安全的炮陣地上,由前線火炮觀察員引導“司事”們間瞄射擊打擊敵人。二戰結束後的“司事”大部分被轉送給了其他小國,波蘭、南非、葡萄牙和印度都接收了一些“司事”,其中葡萄牙的“司事”一直被用到20世紀80年代才全數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