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民航貨運不太受待見,因為在航空公司内部一般都有這樣的觀點:
貨運賺不了幾個錢,反正利用空餘貨艙,能賺幾個是幾個。
所以啊,對于貨運既沒有成本概念,更沒有利潤概念。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沒想到在疫情沖擊下:
航空客運慘不忍睹
航空貨運異常火爆
2020年以來的這兩年多,三大航幸虧還有個航空貨運、航空物流公司,要不然虧得更慘。
三大航都是從航空貨運闆塊推進混改工作。
為什麼?
一是這個闆塊原來不怎麼賺錢,甚至長期虧損。
二是這個闆塊屬于犄角旮旯,以往沒人注意,成功了會錦上添花,失敗了也不會有太大代價。
沒想到這兩年航空貨運居然雪中送炭來了。
當然了,對于混改帶來的效果如何,這是見仁見智的話題。
2022年一季度,航空客運行業依舊慘淡經營,苦不堪言。
但是航空貨運行業依舊爆棚,一路高歌。
目前民航業共有17家上市公司(不含台灣地區),其中:
在A股有13家、B股有1家,H股有3家上市公司。
航空公司9家,機場7家,物流1家。
航空公司9家: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山航、春秋、吉祥、華夏、國泰。
機場7家:首都機場、上海機場、白雲機場、深圳機場、廈門機場、海南機場、美蘭空港。
航空物流:東航物流。
其中東航物流作為第一家混改上市的民航企業,又是唯一一家上市的航空物流企業,自然成為民航業17家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企業了。
2020年,淨利潤27.24億元。
2021年,淨利潤36.26億元。
2022年再度大賺。
營業收入66.12億元,同比增長46.43%。
淨利潤15.95億元,同比增長106.87%。
這樣的業績令人矚目。
一是營收竟然漲了近五成,增速非常之快。
二是淨利竟然翻了一番,出人意料。
對此,東航物流進行了說明:
在航空速運方面:
國際航空物流需求持續保持旺盛,東航物流加大運力投入,于 2022 年 1 月引入一架 B777 飛機并投入到深圳市場,同時保持全貨機和客機貨運業務的高效運營,積極克服油價上升等帶來的不利影響,航空速運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28 億元,同比增長63.69%,毛利率為39.52%, 同比提升10.48 個百分點。
地面綜合服務方面:
上海兩場整體的貨郵吞吐量有所下滑, 東航物流積極做好疫情防控,保持生産運營穩定,盡管公司業務量有所下降,但市場占有率同比穩中有升,地面綜合服務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6.87 億元,略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比下降 1.85%, 毛利率為 43.74%,同比下降 6.92 個百分點;
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方面:
東航物流繼續依托核心資源優勢整合上下遊供應鍊,抓住發展機遇,全方位服務直客,提高市場競争力,業務體量保持快速增長,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93 億元,同比增長 41.79%,毛利率為 16.94%,同比上升 7.12 個百分點。
其實,賺錢的關鍵就是國際航空貨郵運輸,增速高達63%,毛利率高達40%。
從航空貨運大賺特賺給航空客運行業的啟示是什麼?
民航貨運大賺的根本原因是供不應求。
民航客運大虧的關鍵原因也是供過于求。
民航客運如不出清,不重組,不能維持一個供與求之間的相對緊平衡狀态,賺錢就無從說起!
,